2019年4月21日星期日

《那夜凌晨,我坐上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我們能衝過那一場血雨嗎?


   要感謝ViuTV,這一期逢周末晚上830,皆是放映港產片的時間,繼上兩回的《點五步》、《樹大招風》後,昨晚是《那夜凌晨,我坐上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皆是我當年沒有進場觀影的作品,現在讓我能和太太安坐家中欣賞。

  老實說,看到最後還有很多伏線未解話,但這回集中談談此電影的結局。在尾聲,眾人在超級市場補給及裝備後,坐上小巴打算離開大埔。途中遇到面具人們的車追截,小巴被撞得兩邊也凹陷破爛。未死的白粉輝和曾被趕下車的小流氓也上了車,眾人冒著血雨向大帽山進發。

電影劇照。
滂沱血雨。破爛小巴。徬徨的眾人。


  我覺得這是電影中最具政治象徵的一幕,導演陳果也呈現得不算隱晦。當白粉輝上小巴後,車上眾人一人一句祝賀語,文詠珊飾演的Yuki是說「我愛你」;然後當小巴準備駛離大埔時,又是她神色黯然地問:「我們是否一定要離開大埔?」她家住大埔,又在此有很多美好回憶,所以她不想離開,才有此問。說到此處,在戲中處處顯得怯弱,不主動惹事,只寄望回歸太平的Yuki其實正象徵著普羅的香港人,而戲中的大埔又象徵著香港,在此重看Yuki的兩句話,會否多一重感受?直接地表白對香港的愛,被逼要離開自己的根,自然帶著苦痛及不捨。

  被逼?對,是被逼的。這17人被無形的手選中進入這異次元空間。面對著無形病毒,不走便只餘下死亡終局的情況,唯有逃離大埔尋找可能的生機(即大帽山)。血雨是最直接的表達,除了恐怖的意象,當然也令人直觀和共產黨的侵蝕掛勾。小巴上的眾人(象徵餘下的香港人)唯有團結(當中有正有邪、有理智有衝動、有男有女、有勇武有怯懦、有無奈有仇怨,但怎樣也好,都在同一車上,同一目標)才能衝出血雨,而凹陷破爛的小巴也象徵著香港人飽經衝擊的境況,飄搖下努力尋找著出路。

  陳果在2013年執導這個故事時並未經歷雨傘運動,電影的收結帶有一分未知的樂觀:這輛破爛的小巴成功逃離大埔,紅雨也停了,眾人得著一刻的平安,還能抱有一絲的喜悅向大埔道別,向著大帽山出發,寄待著事情有轉機。我們很大機會看不到陳果的答案,因為《那夜凌晨》評價並不佳,票房也未說服導演開拍續集。但作為經歷過傘運的香港人,親身經歷著近幾年並未消失,反而漸趨強橫的血雨,或許我們連保持那一分樂觀的信心也未夠。正如《十年》,其實或許並不真的需要十年便來臨。



延伸閱讀:

《十年.冬蟬》──你決定成為標本,還是活著?

2019年4月19日星期五

練字足跡(八十七至八十九):《自製 望江南 練字帖》、《公義的實踐》、《出埃及記中的「十災」》

(八十七)

三月八日自製 望江南 練字帖
  近日中二班定期背默古詩詞,這幾回都是李煜的詞,今天製作默書紙後,想起下學期尚未有練字帖的習作,便將範圍寫成練字帖給學生回家練寫,順道溫習。為免浪費空間,特地要學生寫兩遍,然後標記滿意的一回讓我評分。
  隨手拿起辦公桌上筆筒的那枝白金Riviere鋼筆書寫,數月沒寫,還是一筆出墨,值得一讚,可惜不是每間AEON Living Plaza也有賣,我常逛的幾間也不見,不然買一堆作禮物送給學生也好。

學生臨寫兩回後,選出一回滿意的標記好,再繳交。

***************
(八十八)
四月十日
《公義的實踐》
  今天讀到朱耀明牧師於法庭上的陳情辭,實在令人動容。謝謝朱牧師身體力行,踐行公義,給我們一個榜樣,這是一個基督徒的美好見證。
  願諸位朋友有空細讀此文:《敲鐘者言──被告欄的陳辭》


***************
(八十九)
四月十六日
《出埃及記中的「十災」》
  在剛過去的星期日,在明珠台看了由Ridley Scott所導的《出埃及記》,這電影的特技效果十分精彩,例如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過紅海,水淹埃及軍隊的一幕便是例證。
  但觀賞時越看越感到,若單純地視此片作商業片看當然可以,若視作聖經故事的視像化則不可。因導演在其中弱化了神的存在,強調了人的視角,單看十災的呈現便修改了不少,有數災原本是摩西順神意旨主動施行的,全不見了,反而以人的理解強調災禍間的關連,例如第二災蛙災後便跳到第四災蠅災,解釋是只因蛙死後屍體腐爛,引來成群的蒼蠅,然後由蒼蠅傳播第五災的畜疫之災。
  不由得想起三年多前上過的「生命之道查經班」,查考過《出埃及記》 書卷,梁國權先生有精闢的講解,我事後作了文字記錄,每回配有自創古詩一首。有興趣正確認識此書卷及十災的朋友不妨回看舍內舊文:

出埃及記 查經錄(六)--〈神施十災〉(上)
http://justjack06.blogspot.com/2015/07/blog-post.html

這回文章配的正是今天手抄的〈九災謠〉:
「杖擊江河水變血,魚死湖腥掘井存。
 河生青蛙禍四境,遍滿殿房圍眾民。
 伸杖敲地塵化虱,邪術欲仿卻徒然。
 蒼蠅成群進宮室,敗壞全地除歌珊。
 神手所加畜生瘟,以地免災蒙神恩。
 爐灰揚天變塵土,一觸人畜瘡隨身。
 向天舉杖現雷雨,冰雹攙火田蔬殘。
 風颳蝗蟲侵全國,佔滿家戶剩食完。
 以杖朝空暗蝕天,烏黑三晝不見人。
 神施九災望轉意,遺憾無改心硬君。」




延伸閱讀(書法):
二零一九年練字足跡(八十四至八十六)
練字足跡(八十一至八十三)
練字足跡(七十八至八十)
二零一八年
練字足跡(七十五至七十七)
練字足跡(七十二至七十四)
練字足跡(六十九至七十一)
練字足跡(六十七至六十八)
練字足跡(六十四至六十六)
練字足跡(六十二至六十三)
練字足跡(六十至六十一)
練字足跡(五十八至五十九)
練字足跡(五十六至五十七)
練字足跡(五十四至五十五)
練字足跡(五十一至五十三)
練字足跡(四十八至五十)
練字足跡(四十五至四十七)
練字足跡(四十二至四十四)
練字足跡(三十九至四十一)
二零一七年
練字足跡(三十六至三十八)
練字足跡(三十四至三十五)
練字足跡(三十一至三十三)
練字足跡(廿九至三十)
練字足跡(廿七至廿八)
練字足跡(廿五至廿六)
練字足跡(廿二至廿四)
練字足跡(十五至廿一)
練字足跡(七至十四)
練字足跡(一至六)
練字的旅程──記於葉曄老師分享會之後
習字之旅(起始篇)
習字初法──記徐沛之書法講座

2019年4月6日星期六

練字品詞(七)晏殊《浣溪沙》──活在當下,憐取眼前人


  上回說到晏殊這位太平宰相,過著開掛的人生。位高權重,又是文壇領袖,出席酒宴自多。然而晏公並不純是飲酒作樂,在宴樂中竟也能生出對人生的感悟,娓娓道來,這首《浣溪沙》正是其一代表作。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是飽經歷練之人的切身感受。生命長短不由人,再有智慧、大能的人也不能使自己的壽歲多添一刻。時候到了,離別便也避免不了。當死神要來找你下棋時,誰也躲不開,如半個月前我驚聞喜愛的泳手杜敬謙死訊的那刻,那一份愕然和不解。能將「離別」視作等閒,只因經歷得太多回了,如晏公等出入過戰場的人更是如此。不變的是,每回同樣的心痛,如江淹《別賦》所言:「黯然銷魂,唯別而已矣。」

  正因如此,才會在宴樂中生出「酒筵歌席莫辭頻」之感慨──不要因邀約多而推辭赴友之宴。晏公沒說出的話或許就是:這回不去見你,或許就沒有下一回了。我學校有一位已退休的教師,間或會回來代課,說話中氣依然十足。有一次一位同事因病缺課不短的日子,他回來代了數天的課。我閒談時問他,為何只代這幾天,後一週的不來了?他回應:「因那天要出席同學會,和同學好好聚聚,第二天來不了代課。到了我這個年紀,我盡量也會出席這些聚會,老朋友嘛,見一次便可能少一次。也不知道可以見多少次。」表情淡然,神色如常。

  學懂珍惜,才會明白「不如憐取眼前人」的重要。「活在當下」不是口號,而是對生命的本質有真切的理解後,經調整的生活態度。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筆者臨習之作。

盧中南老師書帖。




昔日品詞:

六、晏殊《浣溪沙》──日子有功,厚積薄發的示範
五、張先《千秋歲》──誰道相思最入心?
四、張先《天仙子》──以佳句為稱號的張郎中
三、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見杏花》──昏君遲來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