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4日星期二

練字足跡(七十二至七十四)

  小子自一七年三月中上雷超榮老師的硬筆書法班後,開始系統地習歐楷,箇中緣起及課堂所習之內容皆載於前文:習字之旅(起始篇)。數月以來,因便於上載和分享,小子間或於臉書專頁分享練字之作及一些聯想、感受。但臉書之發佈並不方便檢索及翻閱,故特地整合成此文,聊作日後回看之憑藉。

***************
(七十二)
七月廿一日
  自六月底《唐詩三百首》完本後,隔了三星期沒有練字的分享,是小子這一期沒有練字嗎?當然不是。
  其實近日已開始臨寫盧中南老師的《宋詞三百首》,實在是新的挑戰,因為書中之字帖是以行列處理,故此小子這回也跟從用了分行的硬筆書法字來寫,不再用格仔紙了。
  這也算是一個進程吧,上本書是習漢字之筆劃和結構,這本書則進而習書寫之章法。另外,一路欣賞和練習盧中南老師的小楷美字時,發現他用了很多書法異體字,也是一種累積的學習吧。
  目標一年內臨摹完《宋詞三百首》,過程中不定時和朋友練字品詞,謝謝。



***************
(七十三)
七月廿五日
  近日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cal World 中見到頗觸動己心的一句話。
  生命可以很漫長,在現世,動輒最少七八十歲,但若營役地過,無方向、無意義、沒內容,雖生如死。
  歷代無數哲人、偉人皆努力去尋求生命的意義,誰又說得清呢?或許,別想太多,起碼知道自己想做甚麼,珍惜時間,珍惜機會,嘗試盡力去做。然後,回望過去的路途,能自在地給自己一個微笑,就已足夠好了。就如小子這年許的習字之路,無比充實,進而能和別人分享,無憾、感恩。
  各位朋友,你又如何看呢?希望你是對這一句話只有觸動、沒有共鳴的一個。


後記:小子在臺灣硬筆學會分享後,有網友吳昱鋒回覆指正,引錄如下: 
「您好,個人蠻喜歡這句話,但有些疑慮,於是花時間google了一下,搜尋結果如下。
一、"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
(有些人在25歲時死亡,直到75歲才被埋葬。),說這句話的人是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二、本間久雄是英、日文學者及評論家。
三、此句將富蘭克林說的前後各加了5歲,並且把說的人換成了本間久雄,此本間久雄名句,能夠google到的最早的紀錄是在2012年四月,於PTT上某人的簽名檔。
四、網路上找不到任何能依據能證實此句話是本間久雄所說,能找到此句名言的全都是中文網頁,日文網頁找不到任何資料,照理說日本人說的話一定會有日文資料。
五、個人推斷此純粹是某人東拼西湊出來的,在越來越多人引用又不求真的情況下,積非成是的結果。」


謝謝朋友用心查證,因小子跟抄時並未有細考,特附上其留言。

***************
(七十四)
八月十四日
突然有感動想抄寫主禱文,就動筆了。
享受過程中的那份安靜。




延伸閱讀(書法):
練字足跡(六十九至七十一)
練字足跡(六十七至六十八)
練字足跡(六十四至六十六)
練字足跡(六十二至六十三)
練字足跡(六十至六十一)
練字足跡(五十八至五十九)
練字足跡(五十六至五十七)
練字足跡(五十四至五十五)
練字足跡(五十一至五十三)
練字足跡(四十八至五十)
練字足跡(四十五至四十七)
練字足跡(四十二至四十四)
練字足跡(三十九至四十一)
練字足跡(三十六至三十八)
練字足跡(三十四至三十五)
練字足跡(三十一至三十三)
練字足跡(廿九至三十)
練字足跡(廿七至廿八)
練字足跡(廿五至廿六)
練字足跡(廿二至廿四)
練字足跡(十五至廿一)
練字足跡(七至十四)
練字足跡(一至六)
練字的旅程──記於葉曄老師分享會之後
習字之旅(起始篇)
習字初法──記徐沛之書法講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