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

革命與社會變遷(下) ──陵園中那命途多舛的自由女神像


  學生在文首(上集傳送門:革命與社會變遷(上) ──黃花崗烈士陵園之規模演變及功能)說過,在烈士陵園記功坊上出現的自由女神像,引起了本人的疑問,經追溯源流後才發現,「她」是多麼的命途多舛。「她」屢遭劫難,曾被立、被毀、被變,甚至試過連位置也被搶走,一切一切也由不得「她」,「她」也沒有選擇權。現在學生分時期道出自由女神像於上世紀的命運。



最早期(20年代至1937):自由女神像

留意女神像旁那兩隻象徵自由的鳥。

   就著自由女神像左右手所持之物,有兩種說法:

  其一、黃佩賢《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修建紀略》所記是左錘子,右火炬;

  其二、江勵夫《黃花崗自由女神的滄桑》所記是左挾書,右舉錘。

  由於年代太久遠,學生未能找得有關圖片考證出真相。但按不論哪種說法,旁皆有兩隻自由鳥,和女神像一樣,象徵自由。

  學生在查網上資料時,有一種說法指女神手中之錘子乃對應墓碑亭上的自由鐘,象徵嚮往民主,為自由鳴鐘。此說法合理,即合江勵夫之論,但胡適在1935年南下廣州時曾參觀過烈士陵,後作詩《黃花崗》,記之於其作《南遊雜憶》之後記,其以粵語入詩寫道:「黃花崗上自由神,手拉火把照乜人?」女神像若有火把,即黃氏之論為真?誰是誰非耶,學生未敢判語。

國民黨時期(1937年至1949):青天白日黨徽

  據《黃花崗:歷盡滄桑的自由女神像》所記:

19305月,廣東省政府第五屆委員會第78次會議議決《重修黃花崗墳園計畫》,其中最大的工程有二項,一是將記功坊上的自由女神像,換成國民黨黨徽;……整個改建工程於19373月修竣。在竣工後的記功坊上,不但是國民黨黨徽取代了自由女神像,而且自由女神腳下兩側的自由鳥也被拆除了。
遠看這像眼珠的黨徽,有點科幻感。

  由於當時有人提出不應崇拜外國的偶像(自由女神),而為紀念革命烈士,也不應將這些外國的偶像放在陵園內,故此經過一番籌備動工之後,自由女神於1937年被拆下,換上青天白日黨徽,標示著國民黨為最大。


新中國時期(1949年至1966):自由女神像

  新中國成立後,順理成章地拆掉青天白日黨徽,重新立起自由女神像,不過沒有添回兩隻自由鳥。

自由女神重回故地,但兩隻同伴自由鳥已被失蹤了。
或許,新中國政府認為自由不是百姓該配擁有的。

  有文章提及新中國政府重立女神像時,手中的錘子換上了槍,寓意「槍杆子裡出政權」,不過未有照片能證實。而翟老師也見證說他小時候在烈士陵遊玩時,女神像一向是火炬,沒有轉槍,故此說應當為謠傳。

文革時期(1966年至1976):大火炬


  在紛亂的文革期,女神像被毀,座下的記功石也有受到破壞,裝上的這火炬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響應毛主席的革命號召。


後文革時期(19761981):真空期      

         
  文革後,火炬被拆去,但國家一片亂局,黃花崗也未被重視,維持著文革時被破壞的樣子。

重整期(1981年至現在):新自由女神像,左挾法律書,右高舉火炬

  象徵以法治國的新自由女神像,屹立到現在,照耀著安睡在烈士陵的烈士和來往憑弔的人。

自由女神像變遷的總結

  黃花崗記功坊上的自由女神像,隨政治勢力而不斷變更,象徵意義(或勢力想宣傳的涵義)也隨之而更改,這是一種政治話語的設定。粗略整理如下表:

原本意義
政治勢力
宣傳涵義
黃花崗之陵園本為紀念為推翻滿清而犧牲之烈士,表明革命之刻不容緩
孫中山之國民黨
民主、自由
蔣介石之國民黨
國民黨最大
新中國
槍杆子出政權(應是誤傳)
文化大革命時之中國政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改革開放後之中國政府
以法治國
        
  學生由此淺析出結論,遺跡不變的本意並非最重要,因為解釋權在變動的政治勢力手中。而且越是離事件年代遠,資料越少,話語被扭曲的程度便很大機會越大。正合一句:「歷史是勝利者所書寫的。」廣州暴動就是一好例子,在新中國成立前,在國民黨眼中這是一場暴動,但新中國後,這事件就變為廣州起義,動機變得正義。

  那怕是最早期的孫中山,也有意地令黃花崗之本意有所轉化,但方向尚算一致。但到其後已變成為當權者服務,受當權者的意願影響。真可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哀哉!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革命與社會變遷(上) ──黃花崗烈士陵園之規模演變及功能

這是昔日小子修讀理大中國文化學系碩士課程時「中華文化考察」科的功課,為實地考察廣州黃花崗烈士陵園後所撰之報告。近日整理文件,再讀仍感趣味,特在此分享。
************************
  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廣州,晴,攝氏約26度,陽光普照。

  在這樣晴朗的一天,學生在翟老師(翟志成教授)的領隊下,行程緊湊地參觀了廣州黃花崗烈士陵園(下簡稱「烈士陵」)、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和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或者是對共產黨不太感冒、或是由於對真正的英雄烈士感動深些,只聚焦於烈士陵,就著香港人的視角,生出了以下兩個疑問:

1. 黃花崗烈士陵園為何會出現格格不入的自由女神像?
2. 黃花崗烈士陵園為何有大量本地居民聚集、遊玩,和祭烈士之本意相距甚遠?
  「自由女神像」是典型的西方產物,象徵著自由、平等等意義,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則緣自為推翻腐敗的滿清而流血的一場革命,一切都是純中國的元素,而陵園不少建築也是中式的,不論是途經的龍柱,前門側的音樂亭,到滿園的碑記也如是。為何在最具紀念價值的七十二烈士墓後坊頂,會有如此格格不入的女神像?此其一。


  另外,學生跟隨老師遊陵園之時,看到整個園皆滿是本地街坊,看到以下的場景:一家人在樹蔭下乘涼聊天;中年男人在圍園跑步;父子在潘微達碑前梯級原地跳動;情侶拖著手笑著臉看前人之墓;嬰兒在拱橋前爬行;一群青年男女在音樂亭側的空地掛網對踢毽等。

掛網踢毽中的青年男女。
在休閒散步的當地居民。
  
  這些景況皆令學生這位道地香港人感吃驚,因為心預想祭烈士之陵園應該嚴肅而莊重,那怕是平日也不應是如此,像是一個遊樂園。在香港,人們要接觸歷史景點,通常都要特地出發,如去歷史博物館、孫中山史蹟徑等,是平常生活以外的事,既有意去,多不是用遊玩之態,而是瞻仰、學習的態度來欣賞的。故此對烈士陵和廣州市民的融和感到十分新鮮,所以興起探討烈士陵的規模和功能的演變。此其二也。

一、黃花崗的功能

現在:公共空間
        位於廣州市北先烈路,佔地約12.9萬平方米的烈士陵,在二十一世紀,除了特定拜祭之日,會莊嚴肅穆,人山人海外,平日就是廣州市民的公共空間,整天也有很多來運動、休憩、散步的街坊,特別是取消門票能免費入場之後尤甚。或許香港太細,而香港的公園也少有散步的空間,多是架設玩樂的設施給小孩,如千秋等,學生還真的挺羡慕廣州市民有這麼廣闊的綠化空間可走動使用。

最早期:宏揚革命風
  追溯至100年前,自1911427日黃花崗一役,革命黨人以慘敗告終後,同盟會會員潘微達努力收集到72具烈士遺骸。據黃佩賢《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修建紀略》所載,「(191111)在廣東省議會上,經胡漢民、陳炯明等提議決定在烈士合葬處修建烈士墓,諮請省政府籌備十萬元作修建墓園經費」但民國初年政局混亂,修墓一事停頓下來,直到1918年烈士方聲洞的哥哥方聲濤積極籌款下才建成了墓冢和石牆,相當荒涼。

  最早期,黃花崗的功能在
宏揚革命風
。在墓冢未建成之前,只得黃土一抔之地時,每逢農曆三二九,廣州市也有大量百姓湧去革命現場拜祭,建成墓園更甚。林森的《碧血黃花集》和黃佩賢《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修建紀略》記錄了當時盛況,「民國以來,前總統孫、今參謀部長李,曾先後追悼,一時素車白馬聯翩,會吊數逾萬人。」、「每逢三.二九公祭日,道上綴旗鐙陸不絕,車聲闃闃然,履聲槖槖然,軍樂聲嗚嗚然,人駢肩語,致祭者多達三萬人之多。」

  正因黃花崗這地方有如此強大的凝聚人心的能力,革命黨人起始也運用此地作為革命精神的模範演示,令百姓更認同、了解其所為。鄒魯於《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碑記》強調了此功能:
嗚呼!此役所喪失者,不特吾黨之精銳而已,蓋合國中之俊良以為一炬。其物質之犧牲不可為不大,然精神所激發,使天下皆了然於黨人之志節操行,與革命之不可以已。故不逾年而中華民國遂以告成,則其關係寧不重歟!然念國難之無窮,賢才之易盡,執筆作記,又不勝後死之感也。

  主持烈士陵建造的林森也在《碧血黃花集》以「成仁取義乃志士之恒情」讚頌黃花崗一役的烈士。

中期:聚國民志氣
  到民國局勢稍定,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即1928年)後,已取得政權上的合法性,再無宣傳革命的需要,黃花崗的功能也有所轉變。

  林友華、林偉功所著《揚先烈正氣 振國人精神——林森與黃花岡烈士》一文記錄了以下兩事:其一,在1936年,八年抗日之戰開始前夕,林森先生於黃花崗起義25周年時,特地赴烈士陵發表演說:「慎終追遠,緬懷先烈,想起民國締造之艱難,我們後死同志及全國國民,應該如何的感奮與努力……希望大家一本總理遺教,繼續從前革命的光榮歷史,上下一心,共同完成艱苦的救國工作。」

  其二,到
1940年,全民抗日艱辛血戰之時,林森在黃花崗起義紀念日發表了《革命先烈紀念會的報告》,表示要隆重紀念黃花岡烈士以及辛亥革命、北伐戰爭、為抗日戰爭而犧牲的將士和同胞,「希望我全國英勇將士……堅持抗戰立場,奮鬥到底,不惜任何犧牲,不辭任何艱苦,學著先烈的革命精神,踏著先烈的革命血跡,加倍努力,迅速收復失地,拯救淪陷區的人民,打破敵國軍閥的陰謀,並進行保障中華民國綿延不斷,獨立生存的生命,維護世界人類正義與和平。」

  可見,黃花崗已成為一個圖騰象徵,代表著一種
為國家不怕犧牲的精神,聚集國民抗日之志氣,超脫出早期狹義的革命了。

新中國時期:淡化歷史意義,轉型至公共空間
  新中國成立後,烈士陵作為前朝遺物,特別是在前數十年如此具影響力,知名度如此高,如此具歷史意義,中共不能忤逆民意毀之,唯有採曲線淡化之策,於1957年廣州另建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務求淡化烈士陵的意義和影響,甚至打算取而代之。此舉相當具針對性,名稱上的混淆(二者皆史有稱「廣州起義」)和地名上的近似(黃花崗/紅花崗,有趣的是,紅花崗是黃花崗本身真正的名稱)可為一證,從佔地面積上看,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也比烈士陵大,約佔18萬平方米,或有壓過它一頭的打算。

  所以,烈士陵失去了原本宏揚志氣之風的功能,成為市民遊玩、休憩的空間,翟老師也說,在他小時候此烈士陵已是公園,在此遊玩。

烈士陵功能、規模演變的總結
甲、佔地面積越來越大
 
   從
1911年起,烈士陵由一開始起事地點的一片荒涼,到七十二烈士之墓建成,進而陸續修建碑亭、記功坊、墓道等,陵園規模一路擴大。
  直到
19242月,據《浩氣長存黃花崗》所記,廣東大元帥府大本營發出佈告,規定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及其周圍共200餘畝(約一萬多平方米)土地,劃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墳園」的範圍,算是官方下了定案。
  到新中國時期,烈士陵在
50年代繼續有所擴展,由以前的13萬平方呎擴大到16萬平方呎(約1.5萬平方米)。直到現在,成了一個佔地12.9萬平方米的廣大公共空間。


烈士陵園今昔之變化:佔地面積越來越大。

乙、重要性的下降
  烈士陵由最初宏揚革命風氣,革命黨人借此令更多人認識、認同革命的理念,進而成為圖騰象徵,成為凝聚國民志氣的史跡,在上世紀前半葉,烈士陵有著它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但自新中國後,烈士陵的重要性便一路下降,漸成公共空間。因中共所計畫的愛國教育,以廣州暴動取代黃花崗的建國記憶。

  學生在此以《陋室銘》作小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依舊是不可取代的,它本身所承載的意義也是不會終止的。



下回預告:命途多舛的自由女神像

2018年11月4日星期日

名家續指導,書道承前行──簡介黃柱河老師「原子筆書寫法進階」課程


  於剛過去的三個月,小子完成了由工聯會業餘進修中心舉辦,黃柱河老師任教,共十二堂課的「原子筆書寫法進階」課程,故來一篇簡介,讓有興趣報讀的朋友了解一下情況。若想了解初階課程的朋友,可參看上回文章

講授中的黃柱河老師。



  初階習正楷及結字之法,是硬筆書法的基礎,到進階則是學習從楷書演化而成的行書。故欲參加進階課,必先完成初階課。猶記得班中有一學員只因時間夾不到的緣故,未讀初班便入讀進階班,黃老師檢查功課時見確實跟不上進度,直接勸她應先讀初班。

  先簡介一下課堂的模式,和初班類似。學員上課前會先拿得一張講義,每堂90分鐘,首15分鐘是黃老師查看各學員功課的時間,給予意見及示範,同樣地,老師不會催逼,練字多寡,豐儉由人。然後便是按講義講解及板書示範。每張講義會包含八個筆劃或部件,各有十個字例。老師會先講解筆劃、部件的行書寫法,指出其如何從楷書變化,及單獨結字和作偏旁寫法的不同,然後便會逐一字例放大板書,若有個別字例有多於一個行書寫法,便再作展示。寫完一列共十個字例後,會給予數分鐘學員即時書寫練習,老師會巡視及更正。

  前八堂概括了十六個基本筆劃、廿三個左偏旁、八個右偏旁、八個字頭及八個字底部件,每部件有十個字例(除了「亻」有二十個字例),築起了行書的基礎。後四堂則講授不同偏旁處身字的不同方位時(上下左右)應如何書寫,同樣地,各部件會有十個字例(惟最後一課是講授較複雜部件,講義有十六個部件,每部件只有四個字例)。


講義包括基本的筆劃到複雜的部件、結字。

  比起初班,這回進階班最大變化是實踐為上,因行書需熟筆法,手腕需多寫才見靈活。所以課堂上老師講解的篇幅比初班少了不少,更多的是巡視和指正。故此這回上課,小子也不用抄筆記,最具價值是細看老師如何運筆書寫,消化後便動筆練字,直至熟練。老實說,有些行體字,老師不示範,還真未必了解如何連筆書寫。另外,便是特別字的講解,有一些部件有多於一種的寫法,有複雜些的,有簡單些的,有近草書體的,老師也一一列出,見識確增進不少,其一示例可見下圖。

「肅」字行書的三重寫法,越變越簡。

「虫」的部件於獨體字及作偏旁時寫法有變。
另外,課中教授此部件近草書體的寫法。

  上完進階班,其實只是取得了行書的入門,習得了基礎。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若想繼續精進,需要的是持續的練習,以及思考如何將課堂所習的筆劃、部件融會貫通,當見到課上未出現過的字,也能嘗試自行轉化成行書體。起碼完課後,再看行書字帖,大致能掌握其中筆劃及形態。

老師查看功課時會有指正及示範。

多看多想多練,為進步之法。
班上有些同學比小子勤力多了。

  感謝黃柱河老師這半年來的教導,引領學生於楷、行二途上正確前行。若朋友於書法一途上不知如何涉足,不妨試試上黃老師的課吧,必獲益甚多!記得要做功課啊,不動手便沒有收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