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自三月中上硬筆書法班後,開始系統地習歐楷,箇中緣起及課堂所習之內容皆載於前文:「習字之旅(起始篇)」。數月以來,因便於上載和分享,小子間或於臉書專頁分享練字之作及一些聯想、感受。但臉書之發佈並不方便檢索及翻閱,故特地整合成此文,聊作日後回看之憑藉。
***************
(五十八)
四月廿一日
四月廿一日
一說起王維,大部分人可能立時想起其山水詩。若是DSE考生,應已熟背了其〈山居秋暝〉,隨之搖頭擺腦唸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其實,當我們要認識一個歷史人物,要小心避免將其最有代表性的一面視作他的全部,或因對其好惡而美化/醜化他。每一個人,本就不會這樣簡單,所以當漫畫《火鳳燎原》道出歷史上的張飛原來善畫畫,很多讀者也表驚訝;現在網上會有這樣一句潮語:「女神都會痾屎!」同理,我們在中文課認識的王維的作品,更多的只是隱居後的他,卻很少會了解到他隱居前也曾在邊境任官,經歷戰爭,其邊塞詩也是值得稱道的,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老將行〉正是其一。
此詩呈現了一個老兵的一生,首十句寫了其少年時之事蹟。王維筆下也可見到豪邁的詩風,「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何等英雄!中間十句,寫此少年遭朝廷遺棄後的光景,「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自首」,正所謂千里馬也需伯樂賞識,朝廷缺明目,名將也無出頭時。男主角昔日箭術無雙,箭射飛鳥「無全目」的左手,也生了「垂楊」(瘡),功力不再。最後十句,寫戰事再臨,老將血仍未冷,寄願再度為國效力,「試拂鐵衣如雪色」,拿出藏了不知多少年的鎧甲,光潔如新,這樣用心的保養,正是老將心志的最佳呈現!
若非王維那一年邊塞軍旅的生活,他寫不出這樣滿有血肉的老將,當中也暗暗反映了對朝廷的不滿,對士兵的同情。文學源自生活,此話不虛,也藉此詩讓朋友認識一下非典型的王維。
這回分享的唐詩是王維的《桃源行》。一看到桃源兩個字,朋友可能霎時想到著名的《桃花源記》。對!這首詩正是王維對陶淵明此文所進行的二次創作。
小子習此詩時,除了一路聯想起《桃花源記》的文句外,更讓人著迷的是王維筆下,桃花源的閒靜風光:「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人有時候就是犯賤,工作營役時寄願平靜,想停低; 真閒下來,又耐不住因閒而生的慌,那股失卻人氣的寂寞。誰真打從心底喜愛生活的閒靜,兼受得住伴隨之苦?
小子想,陶淵明自是其一,王維也應算一個。若非欣賞《桃花源記》中的烏托邦世界,他又怎會19歲便寫下此詩,以及在晚年隱居後寫下如此多上佳山水詩,讓後人體會箇中樂趣?
小子想,陶淵明自是其一,王維也應算一個。若非欣賞《桃花源記》中的烏托邦世界,他又怎會19歲便寫下此詩,以及在晚年隱居後寫下如此多上佳山水詩,讓後人體會箇中樂趣?
《桃源行》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峯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