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

JM愛情故事(司儀稿)

前些日子,小子人生中首次做婚禮司儀,好友叫到,自然不會拒絕。

和女拍檔一起和兩位新人一次聚餐,天南地北,左挖右掘,東拼西湊下,將他們的愛情故事弄個明白後,便是思考度稿的時間。過程其實挺開心,因為他們的愛情是充滿幸福的,如新郎哥說起新娘時,一句:「她就是我內心的避風塘。」實在甜得膩死人了。

好友找到一生的伴侶,小子既有羡慕,也有喜樂。所以,得到兩位新人的同意,以及隱去相關資料和姓名後,和大家分享好友的幸福故事了。
***********************************************
A=小子   B=女拍檔   J=新郎   M=新娘




A:各位來賓,歡迎來臨J和M的大喜日子。看今日一整天間晴時雨,就知你們都是貴人,正所謂「貴人出門招風雨」嘛。最要緊的是,各位遠道而來的貴人,能將福氣帶給今天最大的兩位貴人!

我相信,大家一定很有興趣想知道兩位主人公是如何開展他們的愛情路的,所以我們兩位司儀,早在兩星期前,約了兩位主角進行了一個深度訪談。讓我們來述說他們的愛情故事吧。

在二零零七年的八月,風雲變色,在北太洋西部及南海地區出現了六個熱帶氣旋,而其中的帕布,更突破李氏力場,令天文台發出了自零四年來首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大家知道為何會這樣的異象嗎?

B:嘩......這樣誇張?07年......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呢?

A:因為......在之後的九月,J和M相遇了。

B:哦,那我知道你在說甚麼了,J和M就是在這一年這一個月,一起入讀X大教育文憑課程,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就是由這一點開始發展。二人每星期有兩晚身處同一個天花板,看著同一個黑板。

A:沉默的J坐在課室的一角,在茫茫學員中,他早已看中坐在另一方的M。在J的眼內,M閃亮著光芒,沒有了她,課室便只餘下黑暗。
我必須強調,一切內容,絕對零污染無添加,全來源於上兩星期和兩位主角的深度訪談!

B:沒錯!每一句每一幕都是無修飾的!所以,非常可惜,他們初相識時,雖然J眼中只有M,但對M來說,J當時只是一粒微塵......

加上當時上學,M身邊有不少天使圍繞住佢,例如她的姐姐,一起回校一起放學,所以J當時沒甚麼機會能接近到M身邊,而M亦沒特別留意這位男同學的存在......

A:轉機在十月,所有學員要到澳洲上英語沉浸課程,去不同學校實習。感謝愛神保守!J和M竟然被安排在同一間學校實習,而所住地區也相當接近,最重要是,二人是處身於同一條巴士路線的!噢,再次感謝愛神。相信聰明的各位已能想到之後的情況了……

B:(立即接口)哈哈,機會來啦!J當然把握機會,到澳洲後,立即全速查好上學的巴士路線和班次,生活所需的事務,做好所有資料搜集,然後鼓起勇氣,打電話約M一起乘巴士回校。我猜他打電話給M,等待對方回應時,應該緊張得好像等候判刑般。幸運地,M一口答應了。

A:我想,沒有人比J更愛澳洲的巴士。巴士,是J展示男子氣概的戰場!每朝,M也處身於J用雙手劃出來的保護圈,連一隻蒼蠅也不能飛進去!

孤男寡女,朝夕共對,午餐共聚,電話永隨。你說,關係怎能不火熱升溫?

B:對!所以一個月後,化學作用令兩人之間產生了微妙變化,J在M眼中,亦由一粒微塵,進化成她的世界。

在11月初,整班學員約好一起到黃金海岸遊玩。一大班人一起出發,但到達目的地後,他們就發現,咦,為何有兩個人好像連體嬰般,完全無視身邊人.......我想,大家都應該猜到事情是如何發展了......

A:好強的氣!二人形成了一個氣場,不容讓任何人進去。

114,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

B:1918年的11月4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宣告成立。

A:1952年的11月4日,艾森豪威爾擊敗杜魯門,成為第34任美國總統。

B:1979年的11月4日伊朗激進學生佔領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做人質,伊朗人質危機爆發。

A:2007年的11月4日,(稍停頓)J向M表白(稍停頓),二人……相愛了(一起說)。


好,他們的愛情故事說完了。雖然一開始我拍檔形容是可歌可泣,但於我看來,這是一個簡單而窩心、不轟烈卻動人的愛情故事。二人很簡單的相遇、相識、相交,然後經過六年的相愛,終於來到現在這個場合,相合了。恭喜兩位!

2013年7月24日星期三

愛中的傷痛和成長--《致褒曼的情書》(Liv & Ingmar)


《致褒曼的情書》(Liv & Ingmar)
導演: 迪拉阿高卡 演員: 英瑪褒曼、莉芙烏曼

必須坦白地說,莉芙烏曼很有勇氣。不是誰都能接受將自己的內心剖開,將封印在回憶房中最隱密處的記憶碎片拿出來,重新思憶、拼湊,再和無關的人細訴。

她和褒曼的相愛,雖然帶戲劇性,名演員和導演大師的結合當然惹人注目,讓觀眾欲以獵奇的角度了解他們的五年關係。但在小子看來,他們的情史並非此電影最吸引的,反而莉芙烏曼在人生歷練中的成長和精神上的升華更令小子動容。

二人合作,英瑪褒曼對莉芙烏曼一見鍾情,並不驚奇,有趣在莉芙烏曼開首對這追求的逃避。面對業已成名的大導,這位尚在起步階段的女演員對他有一種本職上的天然崇拜,就像讀者之於作家、樂手之於指揮,她那年25歲,生命尚顯青澀,歷練尚未足夠去面對遠超預期的事,逃避便顯得順理成章,不見了,事情不就好像解決了嗎?更有趣的是,英瑪褒曼以進迎退,追到挪威(希望沒記錯國家?),找她的朋友剖白情感,以真誠取得其身邊人的認同,甚至有好友對莉芙烏曼說:「跟他走吧。」結果當然是她跟著他走了。何等浪漫而戲劇性的情節!

美好的開首不代表美滿的結局。他們開展了同居的生活,莉芙烏曼不再只面對片場中的英瑪褒曼,還有生活中的他,她要接觸的、相處的,是一個全面的褒曼。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人,缺憾誰都有,但論到共處,就看你是否願意包容和接納,但一切是有上限的。能無條件無限量地供應愛,只有神能做到,世俗上較接近的,可能就是父母了。

莉芙烏曼和英瑪褒曼互相愛對方、需要對方,但生活的節奏和需要並不一致,甚至是有衝突的。按莉芙烏曼的描述,英瑪褒曼是過著片場和家兩點一線的生活。於他個人而言,是完美的配合,家組成一個絕對安全而獨立的空間(嚴格來說,應該是他的書房),讓他能沉澱下來,無限制的積聚靈感,思考電影;片場則是他將成果呈現的地方。一入一出,一收一放,可算是一個合理的平衡,正因如此,他不容許這兩點出亂子。在電影界已建立起崇高名望的褒曼,在片場有絕對的權威,這點不用他勞心,遊刃有餘;家卻未能完全如他所願,因為加進了一個他所愛的女人在內。因為有愛,對他而言,這個空間要有她才讓他感到完整,感到安全,才能繼續進行思考的工作。所以,二人同居後,他採取了頗極端的手段來確保以上的狀況:搬到遠離繁囂的角落,在居所四周建圍牆,只准莉芙烏曼每星期一次和劇組人員聚會,莉芙烏曼每天片場工作後須立即回家等等。讀者們,看上去感覺像有點變態的佔有慾吧?對,小子觀影時也感到這心態極不健康,但對方又如何回應呢?關係是互動的,一隻手掌是拍不響的。

無庸置疑,那時的莉芙烏曼愛英瑪褒曼,而當中更滲有一種崇拜在當中,這提供了一個超乎尋常伴侶的容忍,這塊土地肥沃得容讓一個不懂耕作的人胡亂折騰也能有所收成。更未算及正是風華正茂(256歲),正處於演藝生涯上升期的她,是對外界如何的好奇和熱衷。這是一種愛,才能使莉芙烏曼縱使間有不滿,但也願接受褒曼的以上種種不合理安排,靜伏在他身邊,甚至為他誕下一個女兒。

但正如上小子所言,人總有極限,容忍到某一點就會將愛消耗殆盡。失去了愛,耐性也就不復存在。所以,有人說,愛要如活水,要時時添加,補回消耗,才能歷久彌新。莉芙烏曼憶述和褒曼生活了三年後,仍然愛他,但對他不再崇拜,這就是一種消耗。

兩人的關係,按小子所感受,就像一對相愛的刺蝟在擁抱,很需要對方,但每一下摟抱的過程是折磨的,是血流不止的,溫暖存在,痛卻也伴隨。其實,這算愛嗎?小子真回答不了……

女兒的誕生並未能扭轉這種狀況,二人除了愛是同質外,生命的軌跡和追求皆大不同,當這種傾斜的不平衡持續,或者已感受不到對方的愛,或者是自己再沒有力氣在這個感情的泥沼中表達愛,喜樂已不再時,關係的終結便是可預期的。結果是莉芙烏曼選擇要離開英瑪褒曼,她在電影中的描述充分呈現出當年在經過五年內無數次的衝突和掙扎後,身心是何等軟弱。從情感上看,她並不想離開,但她知道是離開的時候了,因為,她內心感知到:這段路,走不下去了。

若莉芙烏曼離開後,和英瑪褒曼再沒有交集點,故事就這樣完結,那麼,這就只是一個悲傷收結的普通愛情電影,並不特別。讓我欣賞和思考的,是莉芙烏曼之後走的路和心態的轉變,標記著這次感情終結後的成長。

很有趣。分手後,過了一段時間,是莉芙烏曼主動聯絡英瑪褒曼,重新建立起聯繫。這一次,相處的模式由莉芙烏曼主導,他們會有通電,會關心對方所發生的事,會盡力幫助對方,但,不再有肉體上的親密,不再是伴侶。這樣的關係,正合何韻詩的歌〈勞斯萊斯〉中的一句:「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愛仍在,但莉芙烏曼透過心態的調整來達成目標:和英瑪褒曼保持聯繫。這是一種成熟,不再是將跑車開盡馬力向前衝,大呼大喊,才算是愛。難道換轉了一個方式,帶有一種距離感,就不是愛了?愛不應該在這層面上有高低之分。

正是這一種距離感,延續了二人的關係,甚至無限延伸至英瑪褒曼死後,所誕生的這出電影,梳理回她和他的一切,就像一個輪迴。

正是這一種距離感,才令二人尋得這個未必最完美,但卻最切合二人關係的平衡。二人也有各自的新生活,英瑪褒曼另娶妻子,莉芙烏曼也在荷里活闖下偌大的名聲,建立起自己的事業,但奇妙地二人卻又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繼續有著對方的存在和同行。

「愛」這個命題太大,小子弄不懂,不敢武斷說一句膚淺或高深。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藉著他們二人半生分離散聚的交纏能多一分思考,何謂合適的「距離」和「平衡」?在這段關係當中有「自己」嗎?和別人的相處正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我們有足夠的成熟去尋著嗎?還是,在過程中迷失了?

莉芙烏曼尋著了。她成長了,成熟了。所以,她和他的愛能以第二種形式升華至終生的牽絆。能有這麼一個人牽絆你一生,你重視她/他,她/他也重視你,縱使不是伴侶,也算是一種無憾了吧?當然,若這牽絆你一生的人是你的伴侶的話,在小子看來,就不是無憾這樣簡單,而是完美了。


你,尋著了嗎?

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

記念現世代逐漸失去的專注──對巴赫的聯想

今天出席了一個音樂講座,對小子最喜愛的作曲家J.S.巴赫(1685-1750)有多一分的認識,亦因之有所聯想。

小子最喜愛的作曲家,應該不會沒見過吧?
講者胡銘堯提出了一個問題:J.S.巴赫在現世代被稱為「音樂之父」,因由何在?老巴赫在世時,兒子CPE巴赫在普魯士宮廷任樂手,名氣比父親還要大;他在當世被認為是一個傑出的管風琴手多於一個作曲家;他的作品,在他逝世後數十年漸被湮沒,沒有人演奏,直到孟德爾遜(Mendelssohn)將老巴赫重新發掘出來,才漸為世人所認知。這一切,顯示老巴赫在巴羅克時期,並不是如我們現在理所當然地以為,具如斯大的影響力。

噢,抱歉,小子這篇文章無意書寫巴赫的生平,也非想重覆講者的論點(朋友有興趣不妨直觀其原文)。小子想強調的是,以上所說的種種,對當時的老巴赫來說,重要嗎?是怎樣的動力驅使這位音樂家年復年,月復月,日復日的創作樂曲,樂此不疲,連綿數十年而不衰?

J.S.巴赫有近半生時間(27年)在德國萊比錫的聖多瑪教堂任職聖樂長(基本上,負責其教會所有音樂事務),創作出近四百首合唱曲(chorale),超過二百五十部的清唱劇(canata),將這類聖樂連同俗樂計算,一生創作了過千首的樂曲,驟眼觀之,這樣旺盛的創作力,可能會有讀者歸納為天賦。若這麼簡單的一句便完事了,便未免太抹殺了巴赫另一些重要的特質:堅持、專注。

按講者的介紹,每一部清唱劇大約30分鐘。而巴赫在聖多瑪教堂任職的首數年,堅持為每一個主日(逢星期日)寫一部清唱劇,持續了最少五年!這才是令小子佩服的地方!作曲有多辛苦,小子未嘗過,不能代入,但寫作也屬於創作的範疇,小子相信也有共通的地方。創作時的靈感就像剛打開的一杯冰雪糕,你用鐵匙將雪糕一羹羹片起去享用,靈感充足時,像吃之不盡,暢快無比,但當近尾聲時,你便需費些工夫用那匙羹一點點地將在邊邊角角的雪糕掃出。到最後,怎樣刮也刮不出丁點雪糕了。靈感會消耗,耗盡時還要逼自己繼續拼湊文字,索盡枯腸,將腦袋挖空也掘不出合想的文字,這才是最令人痛苦的事,唯有在孤獨的空間內自我奮戰。堅持就是當臨到這種狀態時,勇於面對,從骨髓中,從心靈的最深處中搜刮,直到完工之時......

  另外,小子也聯想到自己人生中,有多少件曾立下心志卻半途而廢的事?在中一時曾學過一年巴松管便放棄了;在讀書時期,向自己說要努力溫習,堅持數日後(可能甚至是數小時……)便轉向遊戲機和漫畫,次數多得記不起了。就算是現在,成為了教師,也不代表甚麼,早一兩年還在怨自己閱讀過的書太少,說要每天撥出2030分鐘閱讀,堅持了一期,便讓工作拉下理想了。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多得也不好意思重提了,小子相信每一個人也必有這樣的經歷。你可能擁有瞬間的爆發力(或可比作天賦),卻欠缺堅韌的耐性和專注,而無數歷史證明,要成功,後者確實比前者重要,愛迪生為正例,仲永則為反例了。

 實際上,沒有人能預知未來,在事件發展之先,誰必能料到往後的結果?巴赫持續創作樂曲,小子相信他必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音樂之父」!他的音樂,是為榮耀上帝而創作的,他只是單純的、專注的、盡心的去做他認為眼前應該要做的事。香港學生聽到這話,應該有點耳熟吧?這不就是承蜩老人故事的主旨嗎?不就是梁啟超所言的「敬業」嗎?對啊,聽起來容易,做一兩回可能也不難,但配合堅持,以月、年作單位的話,便極艱辛了。

 天才永遠是少數,凡人總是多數,卻不代表和成功絕緣。巴赫教導我們這些凡人以工匠的心態來面對人生,就是堅持、就是專注。過程絕對是艱辛,而誘惑越多,則越難堅持,但正因如此,才能感動人。香港近年興起了一些風氣,追尋那些老一輩的工匠,或一些老食店,來體味當中的堅持和傳承;某些老店的結業,會引來大眾的婉嘆。這一切一切,正代表著,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經逐漸失去曾經擁有過的專注,也象徵著沉穩已離我們而去,取而代之的是浮躁。

 講者的文章有一段寫得太好,小子不得不全段引錄,聊以作結:
以前的人,將他比作沉悶、刻板、古老,現在的人,卻發現世上已然沒有了專注技藝的人。他把自己比作工匠,說任何人都可擁有如此工藝。他把音符的工藝推上頂峰。然則好幾個世紀過去,這門工藝依然無人能及。
 感謝巴赫讓小子知道,堅持是可以有成果的。當羡慕別人的才華或成就時,我們又會否想想自己有否堅持過、專注過呢?

  讀者們,你找到人生中你認為值得投入的項目來堅持和專注嗎?

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舊作分享:感受青春--《五個撲水的少年》

園地荒蕪了一段日子,找來舊作,權當先除草,到假期正式來臨時,冀再勤耕作。
先前起了頭的思緒,需要帶限的時間醞釀,沉默的空間發酵,平靜的心生產。
這一刻,自身事和心神也有點忙,有點難度,所以給自己多一點寛容。

這是07年時觀影後的文章。隔了多年再看,聯想了一番。

這類勵志電影總有市場,因人總想忘掉現實,覺得太殘酷,侈想簡單的如童話般的過程和結果。但其實,這類電影常滲透的價值觀,如努力總有收穫,不涉及計算的情感,遇挫折要振奮,老師(或應該稱為智慧老人)能助解困等等等等,不正是我們想小孩認同的嗎?

正因世界遠不如人意,才要他們學習面對現實而不失去盼望。
**********************************************************
導語
我在大學時期,自從在現代文學批評這課中接觸過結構主義,以及在劉燕萍老師的課中認識了普洛普(Propp)的形式主義及其經典著作《民間故事型態學》的分析法後,覺得特別對味,特別感興趣,所以,當我在大三開始接觸電影,愛上電影時(感謝李小良教授),不自覺用了這些角度來分析、評論電影。
普洛普在書中選取了一百個俄國民間故事作分析,研究各故事之角色及情節。他在這些故事中歸納出31種功能,不同的故事人物承載不同的功能,再從中整理出這些民間故事的脈絡(或稱為公式),到最後,普洛普發現這些故事的背景或情節各有不同,但其實故事的骨架是相當類近的,這種分析敘事的手法為俄國形式主義的開端。
這種思考模式當然有局限性,但當你將問題盡量細分至很小的單位,留意這些單位的功能、作用、效果,進而再宏觀地專注於事情的脈絡發展、變化,你會對事情較容易有一個清晰的看法,再順之作分析。特別是在電影工業裡頭,全創新的作品極少(始終已發展了過一世紀,甚麼題材未出現過呢?不是沒有,但不易找),就算是佳作,多是遵循舊作品的元素為基礎,添加新意作更新,所以觀電影之細節及脈絡,確能我在欣賞電影、細味電影時多一分趣味。
我絕非在做嚴謹的學術,只是想向朋友分享我對電影的看法,當是多一個切入的角度吧,或許會令你有多一分的思考。
以下這篇就是頗典型的我用這種思考方法來寫的評論。舊作封塵已久,借此放上臉書存檔吧,緬懷當年每天窩在圖書館或宿舍看電影日子。
**************************************************************
很久(真的很久......應該是07年的事了......)沒有看過一出電影令我如此愉悅,當完結時心胸充滿著喜悅氣。
《五個撲水的少年》,2001年,矢口史靖導,妻夫木聰主演

頗典型的勵志電影(霎時間想起八十年代的《烈火青春》,或許,日本漫畫有更多勵志的精神傳承、延續,由八十年代至此亦歷久不衰)。

基本調調就是那種預期主角有一個目標或理想,在前進的途中遭遇到挫折、試鍊,經過主角的努力,再一次跨過種種困難,而自身也由開始的弱者變成強者,最終達到目標 / 理想,以及獎勵(可以是愛情、親情、友情,或者物質、地位,又或者戰勝了自我,得到蛻變或自我救贖)。

看到這,或許有些資深的遊戲機玩家會立即想起《勇者鬥惡龍》系列。沒錯,這遊戲可真是經典中的經典,亦是典型中的典型。《五個撲水的少年》的基本架構也跟從了這調子,所以,打從一開始,我就能預期了這出電影一定會是大團圓結局,而每當鈴木(男主角)他們遇到困難時,每次都一定能順利過關。

既是如此,那觀賞時不就完全沒有驚喜感嗎?

非也。這正是我佩服導演矢口史靖的地方。他能在此基本架構下尋得許多新意,從題材、人物設定和表達手法等各方面皆有反常之處。

戲中,最有趣的是男女設定的互換。韻律泳是以女性為主的非競技性表演項目,以美感、節奏、合作為主。鈴木(妻夫木聰飾)原本是學校泳隊的成員,但非競賽的材料(比賽包尾……),機緣巧合下成為韻律泳隊員及決定在文化祭演出(美女老師丟下的爛攤子……)。主題就此展開,被學生們視為娘娘腔的絕對女性化的韻律泳就此成為了主旋律了。

而負責領導的鈴木本身設定也非陽剛的,他柔弱、悠哉游哉、毫不決斷,怕蟑螂,和眾人的相處中沒有氣勢、甚至處於弱勢(特別是和女朋友Shizuko一起時);反而主要女角Shizuko(平山綾飾)更像個男孩子,爽朗、直率,學習空手道,第一次出場竟然是一下飛腿踢向汽水機。她和鈴木可謂一個明顯的對比,鈴木見汽水機在入錢後沒有反應,便打算回頭離開,是她助他得回應得的一罐汽水;之後她請鈴木喝她的那罐汽水,打趣地說「間接親吻呢」,反之鈴木則嚇得吐了那口汽水出來。

平山綾這位女主角做了小子想過做但不敢做的事......學空手道的女孩真不得了,哈


其他角色也有作互換設定,例如男扮女裝愛掐鈴木屁股的媽媽生和那喜歡上同伴的早乙女,都是導演有意造成的性別混亂效果,打破了觀眾對男女角色的預設期待(簡單舉例,如男主角應該是一位英雄,是正義的;女主角應該是美麗的,溫順的)。


這些互換了男女特質的配角,讓電影增添了不少趣味。


水族館老頭(竹中直人飾)的設定也屬於為打破觀眾預期的,不關性別的事,而是顛倒了老師的效用。當觀眾看到他叫鈴木他們在暑假到水族館幫忙時,是估量他是一神秘老師,會教導帶領鈴木們習得韻律泳的技藝,怎料卻完全不是這回事,他只是當他們是免費勞工,甚至當鈴木們求教時,外行充內行般叫他們練習,謊稱之前的勞動是特訓。而事實上的老師卻是非人的海豚,它們的動作、姿態帶給鈴木們靈感去模仿。這老頭唯一真正幫過忙的是叫他們練習跳舞機,用了五千日元令到他們掌握了節奏感及合拍性,非技藝性的(依我看來,老頭此著是無心插柳的,原意只是想擺脫他們,所以駕車走時是多麼的輕鬆自在)。

表達方面,以誇張漫畫化為主,總之就是一看就感到是浮誇、不真實。有數幕就是如此處理的,確造成了很明顯的喜劇效果。如大伙兒在課室看錄影帶得知表演的是韻律泳時,全都驚呆了的表情,然後下一鏡頭是只餘下空蕩蕩的課室,只餘下繼續呆了的五位主角;又如第一次在泳池練習時,頭著火、腳踏頭,總之就是雞犬不寧、亂七八糟啦,靜音加慢動作正正為表達這種極度漫畫化的場景。

正正有上述的特點,我觀賞時感到一股新意、新鮮感,那怕我早預計到鈴木第一次放棄韻律泳後,一定會再重拾決心去表演;遊說那同伴(忘記姓名了……早乙女喜歡的那男生)失敗上車後,那男孩一定會衝出來追那巴士。

愛情絕非此電影的主題,是一條副線。但導演很成功地表現出那淡淡的、不激烈的、發乎情止乎禮的學生哥初戀滋味。欲言又止,想問卻不敢問,獨自悶生氣,像是又像非的未揭破的那重紗的感覺,平山綾很演活那青春味,看得我時而焦急、時而會心微笑,甚至到後段在想,希望鈴木能給她一個堅定的承諾(跟據鈴木的性格,這應該比較難耶……),為她之前的情況作一補償吧。果然,導演沒有令我失望,甚至是超乎我的預算呢。在最後鈴木們表演韻律泳時,有一幕是在泳池旁的觀眾面前跳舞,鈴木是看著她對著她跳的,像是辣身舞,又為她唱歌,對她而言,是苦等終來的甘露,真是絕頂妙!

帶有青春氣色、不涉情慾的一幕(仿)表白
即時令我想起《love actually》(中譯:真的戀愛了)中一幕聖誕節時男角的無言表白戲,浮誇得來感動人!前者感情直露、充滿青春氣息的悸動;後者感情內斂,無奈中帶有一種解脫的意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兩幕皆給我一種浪漫的感覺,雖然是兩種世代的表達方式。

九十分鐘內,能充滿著笑聲,產出發自內心的愉悅,體味著那份清新的少年浪漫,夠了。

附上《love actually》中(我認為)最浪漫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