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星期二

電子教學工具二探──教學影片於Edpuzzle、Google Classroom、Youtube的整合應用


  時間匆匆,本年度上學期轉瞬又近尾聲了。自去年學校開始電子教學的應用後,我也盡量與時並進,由最初試用Google Classroom開始,每過一段時間便試試不同的電子教學工具,看看能否對學生有助益,或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

  本學年於中三級任教一班中國歷史。由於中三級需為高中選科作預備,故添了不少中一、二沒有的科目予同學修讀,以了解自身興趣。在這情況下,課時的分配十分緊張,而中史科一週只餘下一堂(35分鐘),每一回任教中三中史,皆面臨趕課程進度、時間不足的問題。

  課堂上主要運用powerpoint講授,課業及補充資料的發布則用Google Classroom。在這背景下,為節省課時,集中於課題的講授上,我便將每回作業批改後的講解,及若有想補充資料的課題,以影片的方式用Edpuzzle發布,學生可經Google Classroom觀看影片。上學期有6回作業,用這方式大約節省了兩課節講解答案的時間(別小看呢,這等同半個月的課時了!)。

一、為何選用Edpuzzle
  這網站提供了上載影片的功能。讀者第一反應可能是為何不是用Youtube?很簡單,因為Youtube只能觀看影片;而用Edpuzzle上載影片後,除了提供基本的剪接功能外,還能在影片上增添畫外音(Voiceover)及聲音解說(Audio Notes),而最重要的便是測驗功能(Quizzes)──在影片的任一時間點上增添開放式提問、選擇題或你的見解,以便檢測同學的消化程度。而它有一個學生最不喜愛的功能:Prevent Skipping,觀看影片中途不能調較時間線(俗稱「飛片」),而教師是能檢看每一位同學觀看至影片的哪一處時間線。

在Edpuzzle內,除自行上傳影片外,
你可選取不同網上影片來設題教學。

選好影片後,網站提供有剪輯、畫外音、聲音解說及設題功能。

設題功能中,有開放式提問、選擇題及你的意見可供選用。
同學是否已觀看及作答問題,一目了然。
當然,你可在其中批改學生答案。

  在上述的優點下,選擇Edpuzzle而非Youtube,於教學效能上是很合理的。在涉及實際的操作上,對我而言,Edpuzzle還有一項優勢:它能整合Google Classroom,只要你在其戶口連結Classroom,導入你Classroom內的教室,你能直接將影片發布在Classroom內,同學可直接登入Classroom用連結看Edpuzzle的影片,免去同學註冊Edpuzzle的功夫。

二、片源從何而來?
  上一段說過,你可直接採用Youtube的影片來設題,但若要切合自身教學需要,還是自製影片最好。我主要是講解每一回作業的答案,網上是肯定沒有影片的。拍片又是否很困難呢?先旨聲明,我本身是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和經驗的。幸好,若不求美,其實可以很簡單的。

1. 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下載Screencastify - Screen Video Recorder,免費的。


2. 將課業答案用手機掃描成PDF(用的是「掃描全能王」APP),用CHROME打開PDF檔。

3. CHROME網址右方會有ScreencastifyICON,只要裝置有收音功能(例如插耳機),開啟拍攝功能後便可開始講解了。

就是這樣簡單。由於是免費版的關係,每段影片最多只能10分鐘,每月最多拍攝50段影片,基本上應很夠用了。因有此限,所以我每段影片也是約10分鐘長,其實按我的學生的耐性,已夠長了,能短些可能更好。由於教師職業病,通常長氣些,若感到10分鐘不夠用,宜濃縮內容,勝於錄製續集。

三、建議先上傳Youtube,再上載至Edpuzzle,發布至Classroom
  錄製完影片後,你其實可以直接上傳至Edpuzzle及設置問題,但我建議可先上載Youtube,原因有二,試過直接上傳影片至Edpuzzle,需時甚長;另外先上傳Youtube另有作用,容後再述。

  我自己習慣在影片的結尾設置問題,同學能提交答案即代表觀看完影片,通常一段影片一條問題,按那回作業課題設一些開放式提問,下圖為一例:



完成這環節後,便可發布影片至Classroom了,很簡單,就按一個制:



  完成後,Classroom會自動生成這項課業,你可提醒同學觀看影片:



四、考測前的Youtube溫習影片列表
  上段述及先上載影片至Youtube有一後續作用,便是在考測前可將所有影片整合成溫習播放列表,供學生按需要重溫,也不用強制一定要看完整影片。這做法能讓影片發揮餘熱,也提供多一個方法供同學溫習。




五、檢討
這做法有數個好處:
1. 節省課時,讓教學延伸至課堂後;

2. 技術及所需工具要求較低,只需要一部電腦及有收音咪的耳機便可運作,全部用的網站服務及程式皆是免費的;

3. 耗時不多,除非你是完美主義者,不然,錄製講授影片,對我而言,和日常講課分別不大,前前後後連上載及設置問題,每回大約耗時約3040分鐘左右,約一至兩星期發布一段影片予學生,我自己覺得是可接受的,不算太吃力,衡量成效是值得的。

4. 我那班較多SEN同學,課堂的專注力也較弱,以可重看、重聽的講授影片作學習的途徑,對某些願意學習但課堂上跟不上進度的同學而言,是有助益的。溫習播放列表有否作用,則看一月的考試結果再評估了。

5. 以前課堂核對及講解作業,同學或走神、或抄寫不切答案,回家處理便一定有足夠空間慢慢抄寫。

  以下是運作時發現的問題/注意事項:
1. 過程中當然會有學生沒有在限期前觀看影片及回答問題,和其他紙本功課一樣,要追討及懲罰欠交的同學。沒有後果,學生會越加輕視這類功課。我的做法通常是預約放學後的多媒體室,未完成功課的同學需留堂,即場以IPAD觀看及回答問題。

2. 上傳影片後要定時定候提醒同學觀看影片,未必每人會留意Classroom的更新消息。

3. 由於我校有不少新移民背景/家境較差的同學,或在家沒有電腦、或手機是內地買的,沒有GOOGLE服務,在家未能觀看影片,我會提他們自行在校安排時間去圖書館完成功課。

  以上便是今回分享的內容,希望能讓同工參考。當然這只是一個層面的應用,若同工有其他的應用經驗,歡迎分享,若有任何疑問,也可交流交流,謝謝各位。


 昔日「教學」相關文章:

電子教學工具初探──雲端登分表及Google Keep筆記應用經驗分享



2019年11月30日星期六

你喜歡哪一種樂器演奏的《願榮光歸香港》?

  《願榮光歸香港》自9月初面世後,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成為抗爭運動的代表歌曲,在無數的場合上被香港人傳唱,完美地達成原創者「激勵士氣、感染人心」的心意。甚至近日有不少港人希望這首歌曲能派台,入圍叱吒流行樂壇榜。正如周保松教授在BBC中文訪問所說:「許多人對這首歌產生很大的聯繫感(attachment)。」於是,除了在抗爭場上的眾人同唱,不同受感動、被團結的音樂人主動地以其擅長的樂器參與演奏,讓這首曲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這篇文章正是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首曲於各種樂器的COVER,讓眾人知道,「吾道不孤」。也希望喜愛此曲的朋友,能找到你喜歡的版本,成為你生命中某瞬的激勵。也願我們香港人在可見的未來能隨時隨地平安地大聲頌唱、演奏此曲。

近幾個月,這應該是在香港傳唱度最高的歌曲了。
(圖片引自《願榮光歸香港》管弦樂團及合唱團版 MV》)

  在開首先說明,我所選的原則主要是個人主觀認為演奏具水準及聲音錄製清晰兩項。

  第一個分享的版本是我最喜愛的長笛版(Flute),音色明亮,由大埔長笛先生擔崗演奏。據街坊說,他平日會在大埔隧道出沒吹奏長笛。


  他也曾在911日於大埔超級城眾人面前演奏。



 第二個版本是香港業餘管弦樂團的Quartet,即四重奏,最常見的是弦樂四重奏,通常由兩把小提琴(Violin)、一把中提琴(Viola)及一把大提琴(Cello)組成。片中組合有些不同,是大、中、小提琴各一,配一支長笛。



  第三個版本是音樂人Samuelyusy(余尚賢)的大提琴版(Cello),配有鋼琴伴奏。大提琴屬於弓弦樂器中的低音聲部,音色較厚重。



  第四個版本是Kit Music的巴松管版(Bassoon)。巴松管屬於木管樂器家族,是低音域的樂器,聲音十分結實有力。



  第五個版本是Keith Cto的色士風獨奏版(Saxophone)。雖然通常見到的色士風皆是金屬材質的,但由於發聲原理和單簧管相同,故同歸入木管樂器家族。由於其音色靈活多變,通常用於演奏爵士樂,呈現樂手濃烈的個人風格。



  這一位音樂人亦嘗試以全色士風陣容演奏《願榮光歸香港》的四聲部版。



  第六個版本是Beary Harpy的豎琴版(Harp)。豎琴是大型的撥弦樂器,由於攜帶不便,日常不多見,但在交響樂團的演奏中卻十分重要。音色清澈明亮,輕柔飄逸。



  不看不知道,原來這位音樂人還於17年自家設計了12弦線小豎琴(Babyharp),她也有用此樂器來演奏。



  第七個版本是管風琴版(Organ)。先說聲抱歉,由於影片沒列出演奏者,上載者也未有資訊顯示其演奏者的身份,故版本前沒有標明其名稱。管風琴是鍵盤樂器,由於體積龐大(有多大?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有管風琴,裝有八千支音管!),聲量宏大,音色飽滿,是巴洛克時期演奏宗教音樂時常用的樂器。音樂之父巴哈在其世便是管風琴名手。



  第八個版本是香港學生最熟悉,由Chilli Lucas - 智利仔演奏的牧童笛版(Recorder)。這演奏者是住在香港的智利人,能以廣東話溝通的。這種直笛簡單易學,音色清脆,每個學生應該也曾接觸過呢。



  第九個版本是Jimmy Lo Brass studio的銅管五重奏版(Brass Quintet)。組合分別是兩把小號、一把法國號、一把長號和一把低音號,這亦是銅管五重奏中最常見的組合。片中附有總譜,供有興趣樂手演奏。



  以上皆算是傳統西方Classical樂器的COVER。以下數個是中樂版,應該會讓不少人耳目一新。

  第十個版本是落款一個香港人的古箏版。這撥弦樂器可上溯至二千餘年前的春秋時期,實在是歷史悠久。



  第十一個版本是Doris Lam的揚琴版。按維基百科顯示,揚琴據說是由中亞傳至亞洲的樂器,明朝時候傳進中國。嗯,對,對我而言,真有些陌生。它屬於擊弦樂器,演奏時以琴竹擊打弦線發聲。



  第十二個版本是張兆歸的二胡版。這樂器應該算是中樂器中常人辨識度最高的一種了,屬於拉弦樂器。



  除了以上中西方較傳統的樂器外,網上還能找到一些較新或小眾的樂器COVER

  第十三個版本Edith Leung的卡林巴琴版(Kalimba)。這樂器又稱作姆指琴,因演奏是用兩手姆指撥動琴鍵發聲的,音色空靈、清脆,有些像豎琴。



  第十四個版本是Eric仔的陶笛版。其實這樂器追溯起來歷史也很悠久,不過由於不用於古典音樂,故放在此處。笛聲聽來連綿哀怨,也別有一番風味。



  第十五個版本是Jeff Ng【雀夫音樂室】的夏威夷小結他版(Ukulele)。這應該是近年頗受歡迎的樂器,比結他易學,偏高音,音色清脆。



第十六個版本是Wing Music的口琴版(Harmonica)。起源於歐洲的小型吹奏樂器。



  第十七個版本是占咪心Playmusic的電結他版。這個版本十分有趣,整首歌曲頓時搖滾了起來!



  以上是我本人整理後的小小分享,希望大家喜歡。若你欣賞過後喜歡那版本的cover,不妨去支持那位音樂人吧。老實說,若非因著這首曲,還真沒留意,其實香港真是有很多人才。 

   音樂能凝聚人心,齊心帶來團結,團結過後自然是繼續追求自由、公義及良知,願榮光歸香港!


2019年10月19日星期六

電子教學工具初探──雲端登分表及Google Keep筆記應用經驗分享

話說由上學年開始我任教的學校開展了電子教學在去年一月我分享了使用GOOGLE CLASSROOM一學期的經驗包括應用的範圍及使用上的限制時間不覺又過了大半年到了第二學年在此有延伸的經驗分享不過這回的主角不是GOOGLE CLASSROOM,而是在課堂外有助提高工作效率的電子工具

重溫一下我的背景及運作原則本人任教中文及中史科第三組別的中學學生家境普遍較窮困運作原則是盡量不加重自己本身的工作量事前預備功夫越短越好這點很重要若非比傳統的方法更有效率更有助教學便失卻了推行的價值

雲端登分紙
作為教師每一學年都會有大量的課業需批改完成後皆需登分所以每學年每一班都需開設專屬的Excel檔入分然後有不同的公式來計算學生各卷的平時分過往的做法是用電腦開MS Excel檔處理存儲在桌機內今年轉用了Google試算表檔案存放在學校戶口的 Google Drive
這是CHROME網頁版的版面。
基本上和Excel沒甚麼分別。


Google試算表介面基本上和MS Excel沒太大分別所有資料的輸入是即時儲存及方便在不同有連結網絡的裝置上檢視轉用後對我工作最大的變化及好處第一是若我帶課業回家批改後不用翌日回校才能入分一氣呵成完成一項工作第二是當課堂上有需要檢索學生分數時可用課室電腦或手機即時查閱以前若準備派發練習考測前公布成績時或手持列印出來的分表或另用紙條寫上訊息現在則不用了又或者當你見家長時談開學生表現也可即時拿出手機檢閱較具體地讓家長了解學生課業的情況

同場加映不論是用Excel或是Google試算表我也習慣一個做法當登記完一份課業的分數後缺席的同學及表現最好的一批同學會分別標上不同顏色當運作了若干份課業後班中同學的優劣則一目了然了
這是手機版的畫面。
顏色的標記有助直觀了解學生的表現。
、Google Keep筆記
這是安卓手機內置的APP,IOS若是電腦用CHROME也可下載其擴充程式方便你用不同的裝置同步內容本身這程式是方便你隨時記錄不同的資料包括文字音訊圖片等對我而言我只是用了它的清單功能每收到一份要批改的課業我便會在清單上記錄標上日期
這是下載CHROME擴充程式後,CHROME網頁顯示的版面。
這做法的好處是當我一路記錄時一路提醒著自己尚有多少課業要批改也提醒自己別讓個別課業延誤太久盡早處理每次批改完課業後最開心就是走那份課業遺憾的是暫時的實況是當我改完一輪課業下一輪的已又來到了無間輪迴唯有繼續努力吧

這是手機版的畫面。

作為教師,開心的一刻應該是完成所有批改了!

同場加映有時候想用小便條記下一些雜項例如這回午膳要找誰又或要追收餘下數位未交功課的學生可在網頁版上打字手機會即時同步上到課室可用手機查閱環保些也不用另耗紙條

順帶一提要達到我上述用Keep筆記的效果有不少APP也可做到純是因為我慣用兼手機內置有所以才用幫助提高生產力的APP有很多你可細選合用的這款則勝在方便直接

今天介紹這兩項皆是我使用後覺得有助益兼方法簡單的特別是從傳統方法過渡到雲端辦公的模式可能會有些別校的同工(特別是開展電子教學已有一段日子的)覺得過於入門但對初開展電子教學的我校而言這一個思維上的轉變也是需要時間才能讓同工適應歡迎朋友閱文後的回應和分享



昔日「教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