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廣州,晴,攝氏約26度,陽光普照。
在這樣晴朗的一天,學生在翟老師(翟志成教授)的領隊下,行程緊湊地參觀了廣州黃花崗烈士陵園(下簡稱「烈士陵」)、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和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或者是對共產黨不太感冒、或是由於對真正的英雄烈士感動深些,只聚焦於烈士陵,就著香港人的視角,生出了以下兩個疑問:
1.
黃花崗烈士陵園為何會出現格格不入的自由女神像?
2. 黃花崗烈士陵園為何有大量本地居民聚集、遊玩,和祭烈士之本意相距甚遠?
「自由女神像」是典型的西方產物,象徵著自由、平等等意義,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則緣自為推翻腐敗的滿清而流血的一場革命,一切都是純中國的元素,而陵園不少建築也是中式的,不論是途經的龍柱,前門側的音樂亭,到滿園的碑記也如是。為何在最具紀念價值的七十二烈士墓後坊頂,會有如此格格不入的女神像?此其一。
另外,學生跟隨老師遊陵園之時,看到整個園皆滿是本地街坊,看到以下的場景:一家人在樹蔭下乘涼聊天;中年男人在圍園跑步;父子在潘微達碑前梯級原地跳動;情侶拖著手笑著臉看前人之墓;嬰兒在拱橋前爬行;一群青年男女在音樂亭側的空地掛網對踢毽等。
另外,學生跟隨老師遊陵園之時,看到整個園皆滿是本地街坊,看到以下的場景:一家人在樹蔭下乘涼聊天;中年男人在圍園跑步;父子在潘微達碑前梯級原地跳動;情侶拖著手笑著臉看前人之墓;嬰兒在拱橋前爬行;一群青年男女在音樂亭側的空地掛網對踢毽等。
在休閒散步的當地居民。 |
這些景況皆令學生這位道地香港人感吃驚,因為心預想祭烈士之陵園應該嚴肅而莊重,那怕是平日也不應是如此,像是一個遊樂園。在香港,人們要接觸歷史景點,通常都要特地出發,如去歷史博物館、孫中山史蹟徑等,是平常生活以外的事,既有意去,多不是用遊玩之態,而是瞻仰、學習的態度來欣賞的。故此對烈士陵和廣州市民的融和感到十分新鮮,所以興起探討烈士陵的規模和功能的演變。此其二也。
一、黃花崗的功能
現在:公共空間
位於廣州市北先烈路,佔地約12.9萬平方米的烈士陵,在二十一世紀,除了特定拜祭之日,會莊嚴肅穆,人山人海外,平日就是廣州市民的公共空間,整天也有很多來運動、休憩、散步的街坊,特別是取消門票能免費入場之後尤甚。或許香港太細,而香港的公園也少有散步的空間,多是架設玩樂的設施給小孩,如千秋等,學生還真的挺羡慕廣州市民有這麼廣闊的綠化空間可走動使用。
最早期:宏揚革命風
追溯至100年前,自1911年4月27日黃花崗一役,革命黨人以慘敗告終後,同盟會會員潘微達努力收集到72具烈士遺骸。據黃佩賢《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修建紀略》所載,「(1911年11月)在廣東省議會上,經胡漢民、陳炯明等提議決定在烈士合葬處修建烈士墓,諮請省政府籌備十萬元作修建墓園經費」,但民國初年政局混亂,修墓一事停頓下來,直到1918年烈士方聲洞的哥哥方聲濤積極籌款下才建成了墓冢和石牆,相當荒涼。
最早期,黃花崗的功能在宏揚革命風。在墓冢未建成之前,只得黃土一抔之地時,每逢農曆三二九,廣州市也有大量百姓湧去革命現場拜祭,建成墓園更甚。林森的《碧血黃花集》和黃佩賢《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修建紀略》記錄了當時盛況,「民國以來,前總統孫、今參謀部長李,曾先後追悼,一時素車白馬聯翩,會吊數逾萬人。」、「每逢三.二九公祭日,道上綴旗鐙陸不絕,車聲闃闃然,履聲槖槖然,軍樂聲嗚嗚然,人駢肩語,致祭者多達三萬人之多。」
最早期,黃花崗的功能在宏揚革命風。在墓冢未建成之前,只得黃土一抔之地時,每逢農曆三二九,廣州市也有大量百姓湧去革命現場拜祭,建成墓園更甚。林森的《碧血黃花集》和黃佩賢《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修建紀略》記錄了當時盛況,「民國以來,前總統孫、今參謀部長李,曾先後追悼,一時素車白馬聯翩,會吊數逾萬人。」、「每逢三.二九公祭日,道上綴旗鐙陸不絕,車聲闃闃然,履聲槖槖然,軍樂聲嗚嗚然,人駢肩語,致祭者多達三萬人之多。」
正因黃花崗這地方有如此強大的凝聚人心的能力,革命黨人起始也運用此地作為革命精神的模範演示,令百姓更認同、了解其所為。鄒魯於《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碑記》強調了此功能:
嗚呼!此役所喪失者,不特吾黨之精銳而已,蓋合國中之俊良以為一炬。其物質之犧牲不可為不大,然精神所激發,使天下皆了然於黨人之志節操行,與革命之不可以已。故不逾年而中華民國遂以告成,則其關係寧不重歟!然念國難之無窮,賢才之易盡,執筆作記,又不勝後死之感也。
主持烈士陵建造的林森也在《碧血黃花集》以「成仁取義乃志士之恒情」讚頌黃花崗一役的烈士。
中期:聚國民志氣
到民國局勢稍定,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即1928年)後,已取得政權上的合法性,再無宣傳革命的需要,黃花崗的功能也有所轉變。
林友華、林偉功所著《揚先烈正氣 振國人精神——林森與黃花岡烈士》一文記錄了以下兩事:其一,在1936年,八年抗日之戰開始前夕,林森先生於黃花崗起義25周年時,特地赴烈士陵發表演說:「慎終追遠,緬懷先烈,想起民國締造之艱難,我們後死同志及全國國民,應該如何的感奮與努力……希望大家一本總理遺教,繼續從前革命的光榮歷史,上下一心,共同完成艱苦的救國工作。」
其二,到1940年,全民抗日艱辛血戰之時,林森在黃花崗起義紀念日發表了《革命先烈紀念會的報告》,表示要隆重紀念黃花岡烈士以及辛亥革命、北伐戰爭、為抗日戰爭而犧牲的將士和同胞,「希望我全國英勇將士……堅持抗戰立場,奮鬥到底,不惜任何犧牲,不辭任何艱苦,學著先烈的革命精神,踏著先烈的革命血跡,加倍努力,迅速收復失地,拯救淪陷區的人民,打破敵國軍閥的陰謀,並進行保障中華民國綿延不斷,獨立生存的生命,維護世界人類正義與和平。」
其二,到1940年,全民抗日艱辛血戰之時,林森在黃花崗起義紀念日發表了《革命先烈紀念會的報告》,表示要隆重紀念黃花岡烈士以及辛亥革命、北伐戰爭、為抗日戰爭而犧牲的將士和同胞,「希望我全國英勇將士……堅持抗戰立場,奮鬥到底,不惜任何犧牲,不辭任何艱苦,學著先烈的革命精神,踏著先烈的革命血跡,加倍努力,迅速收復失地,拯救淪陷區的人民,打破敵國軍閥的陰謀,並進行保障中華民國綿延不斷,獨立生存的生命,維護世界人類正義與和平。」
可見,黃花崗已成為一個圖騰象徵,代表著一種為國家不怕犧牲的精神,聚集國民抗日之志氣,超脫出早期狹義的革命了。
新中國時期:淡化歷史意義,轉型至公共空間
新中國成立後,烈士陵作為前朝遺物,特別是在前數十年如此具影響力,知名度如此高,如此具歷史意義,中共不能忤逆民意毀之,唯有採曲線淡化之策,於1957年廣州另建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務求淡化烈士陵的意義和影響,甚至打算取而代之。此舉相當具針對性,名稱上的混淆(二者皆史有稱「廣州起義」)和地名上的近似(黃花崗/紅花崗,有趣的是,紅花崗是黃花崗本身真正的名稱)可為一證,從佔地面積上看,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也比烈士陵大,約佔18萬平方米,或有壓過它一頭的打算。
所以,烈士陵失去了原本宏揚志氣之風的功能,成為市民遊玩、休憩的空間,翟老師也說,在他小時候此烈士陵已是公園,在此遊玩。
烈士陵功能、規模演變的總結
甲、佔地面積越來越大
從1911年起,烈士陵由一開始起事地點的一片荒涼,到七十二烈士之墓建成,進而陸續修建碑亭、記功坊、墓道等,陵園規模一路擴大。
直到1924年2月,據《浩氣長存黃花崗》所記,廣東大元帥府大本營發出佈告,規定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及其周圍共200餘畝(約一萬多平方米)土地,劃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墳園」的範圍,算是官方下了定案。
到新中國時期,烈士陵在50年代繼續有所擴展,由以前的13萬平方呎擴大到16萬平方呎(約1.5萬平方米)。直到現在,成了一個佔地12.9萬平方米的廣大公共空間。
乙、重要性的下降
烈士陵由最初宏揚革命風氣,革命黨人借此令更多人認識、認同革命的理念,進而成為圖騰象徵,成為凝聚國民志氣的史跡,在上世紀前半葉,烈士陵有著它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但自新中國後,烈士陵的重要性便一路下降,漸成公共空間。因中共所計畫的愛國教育,以廣州暴動取代黃花崗的建國記憶。
學生在此以《陋室銘》作小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依舊是不可取代的,它本身所承載的意義也是不會終止的。
下回預告:命途多舛的自由女神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