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

靈修領受2


這一章是對自己一個很大的警醒,人很容易在說話上傷害到他人,我也曾經試過,心很後悔。正如有句俗話:說出口的話就如潑出去的水,是不能收回的。唯求聖靈提醒自己毋庸再犯,口勿吐惡毒的話,學習溫柔的言語。潔淨好心靈,管理好自己的舌頭。

你想成為一個口吐惡毒說話的人,或是說話柔和,體貼別人的人?



雅各書第3章
   要制伏自己的舌頭
  1. 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
  2. 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3. 我們若把嚼環放在馬嘴裡,叫他順服,就能調動他的全身。
  4. 看哪,船隻雖然甚大,又被大風催逼,只用小小的舵,就隨著掌舵的意思轉動。
  5. 這樣,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
  6. 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
  7. 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
  8. 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
  9. 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
        ----嘴能口吐頌讚神的詩歌,也能發出苦毒傷人的話語。
        所以說話前真應當三思,盡量避免舌頭被衝動所役使。



  1. 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
  2. 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
        ----所以當立下決心行道時,定當從口開始戒勉,口吐刻
        薄、苦毒的話語,可不是神的心意,也難免令世俗人對基
        督教生更大的反感。


  1. 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嗎?葡萄樹能結無花果嗎?鹹水裡也不能發出甜水來。
 論從上頭來的智慧

  1.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
        ----溫柔是一種用行為表現出來的態度,必須要以智慧作
        基礎才能夠得著,人必先思考怎樣的行為會令人不快、傷
        害他人,然後有意避之,就是踏出了溫柔的第一步了。


  1.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
        ----人無完人,每個人心中也有劣根性,也有罪性,所
        以,若能減少言語的修飾,學會能用真誠待人,口吐真
        言,便是堅實的向道進發。

  1. 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
  2. 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3.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
  4. 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

憶談也斯老師


昨天在香港書展看到也斯的專題展覽。

回想當年嶺南舊事,也斯老師是中文系系主任,也是系中最具名氣的老師之一。小子不好詩,之前沒有細閱過也斯老師的新詩作品,小說也是入讀中文系,修讀香港文學後才選看過,可謂淺陋至極。

當小子看《剪紙》,這本被評為七十年代其中一本重要的小說時,確實看得津津有味,不論是兩位角色交叉敘述手法的嘗試,那種帶魔幻感、虛浮而不真實感的描繪,令小子感到極大的新鮮感,也不期然對也斯老師生出一種佩服的感嘆:能寫出這樣的文字,這人真厲害啊!

有趣的是,當小子選修現代文學批評時,才打破了這種幻象。記憶所及,也斯老師講授時給我們同學最大的印象就是跳躍式思維,東說一句結構主義,西說一句魔幻寫實,來多個詹明信的後殖民主義,剛接觸文學評論的同學們頓時頭冒大汗,每課的筆記也如一永遠不準確的路牌,上了也斯老師駕駛的車,奔馳於不知目的地的路上,正合一句: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現在想起,嘴角也掛起了微笑。

逛著逛著,在展覽看到了一個熱愛香港和文字的也斯老師,他實在是香港文學的一個標誌啊,小子一路看一路心想,老師他過著很充實的人生,有旺盛的創作生命力,也很熱愛他身處的土地。一個感性的詩人形象才合他。

 80年代的也斯老師(左),很後生啊!
在展覽板上看到也斯老師其中一首詩作,咀嚼後頗有餘味,詠記在下:

梁秉鈞《鴛鴦》

五種不同的茶葉沖出了
香濃的奶茶,用布袋
或傳說中的絲襪溫柔包容混雜
沖水倒進另一個茶壺,經歷時間的長短
影響了茶味的濃淡,這分寸
還能掌握得好嗎?若果把奶茶
混進另一杯咖啡?那濃烈的飲料
可是壓倒性的,抹煞了對方?
還是保留另外一種味道:街頭的大排檔
從日常的爐灶上累積情理與世故
混和了日常的八卦與通達,勤奮又帶點
散漫的……那些說不清楚的味道


很有香港風味的詩。
詩的欣賞是很個人的。我聯想了現在香港的一些景況,令小子感唏噓。
你呢?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學海無涯:公開課視頻

近期,給自己定下了一個任務:每天上一堂耶魯大學的《聆聽音樂》課。


有一句老話「知識決定命運」,古人黃庭堅也曾說過「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之類的話,小子合而論之,就是應在生命中表現出一種努力向前的活力。這種活力,用行動表現出來就是對知識的追求,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回歸主題。喂喂,你人在香港,如何上耶魯大學的課?

在內地,我想網易(或新浪)公開課是挺多人知道,但在香港,則沒太多人知道。



不少外國的一流大學,也有將部分課程拍攝製成視頻,免費於網絡世界上供人學習(值得感恩,這風氣也影響到一些國內大學仿傚,也製成公開課視頻供人看),而網易公開課就是一個門戶網站,收集世界各地的大學課視頻,供人觀看。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少熱門的課程來到中國後,有不少有心人義務地為視頻配上中文字幕!這是何等偉大的工程啊!特別是對英文不好的我來說尤甚呢!


知道有這樣的好東西,當然要推介給身邊的人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上百門不同的課程,我相信你總會找到有興趣的課來看的。


甚麼?你說你家網絡速度,不看網上視頻?好的,你可以先下載到電腦內再看。甚麼,也不行?你家的電腦壞了,只有電話和平板電腦能上網?好的,也可以,網易公開課有客戶端供人下載應用,不論是iphone、ipad或安卓系統也有app。怎樣?這回你怎樣也推諉不過了吧?



別拒絕學習,踏出第一步,找出你有興趣的課程看看吧!



網易公開課:http://open.163.com/
新浪公開課:http://open.sina.com.cn/
(這兩個網站內的視頻有些是一樣的,我沒有細看,只是一開始便是用網易app,習慣了而已)

2012年7月17日星期二

明信片上的愛情

「沒有你在,今日的節慶沒有了風情。」--友子
「就是我死了,我的靈魂也會伴著你。」--森川定造


在《戰場上的明信片》中,真正的愛情只存在於友子和定造當中。 

三平和友子的結婚不是;(基於恩情)
啟太父和啟太妻子的偷情不是;(基於孤寂)
區長單戀友子也不能算是;(非兩情相悅)
啟太和友子的結合也不是。(只因補償和重建人生)

只有友子和定造是。友子明信片上的一句,滲出了濃烈而平實的愛,真正的愛情,是建基於生活,而非虛幻的想像。從日常中,處處想著對方,記掛對方,只想對方快樂,共同建構生活的興味。

正因二人深愛對方如此,連農家子弟的定造在和啟太對話時,也竟無比自然地吐出了一句相當詩意的回應,托啟太傳這遺言給友子知道。若非情真,打從心底,斷不能說出如斯濃烈愛意的話語。

二人外表平凡,生活窮苦,但無阻二人相知相愛,很簡單,不轟烈。樣貌和錢財,從來都是無關真正的愛情的。

對我來說,這兩句話,就是這出電影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在觀影時不斷在我腦海縈迴。

《戰場上的明信片》-戰爭抹去了倫常



  《戰場上的明信片》是訴說戰爭的慘痛,其中一明顯指涉的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扭曲,森川定造戰死在馬尼拉戰場,其相結十六載的妻子友子在定造年邁的父母要求下,竟下嫁於定造之三弟森川三平。三平趕回家見到友子時,和友子舉行婚禮時,甚至新婚夜敦倫時,也還是稱友子為「大嫂」的。

  松山啟太的遭遇也不遑多讓。他幸運地熬過戰爭的折磨,回到老家,卻得知其妻子和其老爸好上了。二人收到啟太的明信片,得知他將平安歸來,竟避走大阪。

  以上友子和啟太的經歷,是導演想表達的,第一層次的扭曲:在戰爭中,倫常是被拋棄的。他們二人,因著戰爭的背景,面對這些遭遇時,反應也非處身和平世代的我們能預算。

  友子面對定造父母這不合理的要求,毫無抗拒的反應,或者,更準確的表述是認命了,所以會說「你們想我怎樣做,就怎樣做吧」這樣的話來。除了情義的因素外,戰爭的環境令友子知道,命運就是如此殘酷,你也不會有其他出路的了,就這樣算了吧。當然,戰爭令再婚的友子再次經歷另一半的離去,被徵召入伍的三平也戰死了,更強化了戰爭代表悲慘和死亡的命運這命題。

  回到家鄉的啟太得知如此令人難堪的消息,跑到大阪,找到妻子的一幕,也相當直白地呈現出戰爭於人的扭曲。他們對坐,對談。過程中,啟太沉靜地聆聽著妻子的解釋,沒有罵她,沒有打她。他最激動的最後離開前,用力抓緊她的左臂,狠言警告她不能對父親不好,否則會殺了她。為何會出現這反常的一幕?因為,啟太聽著妻子的剖白,他知道,他為國入伍沒有錯;妻子受不住孤獨,又以為啟太已戰死,感受到啟太父的照顧而引誘他也不能算錯;在這背景下,其父忍不住其媳婦的主動獻身也難言對錯。那麼,錯的是誰?呼之欲出:是戰爭。所以,啟太接受了現實。

  面對荒謬的要求,友子和啟太竟順理成章地接受現實,正反映了戰爭導致的第二層次的扭曲。

  還未完,戰爭的影響,在戰事結束後還有餘波,啟太和友子在結尾時的結合,非關愛情,而是啟太看到友子看著定造的骨灰將被燒毀時,跡近發瘋,連屋子也因而變為灰燼,那一幕令啟太決心重建因戰爭而破碎不堪的人生,才向友子說「我們結婚吧」,這才有了結局那象徵著希望的一片豐收麥田。

  這是第三層次的扭曲。戰爭將原應毫無關連的二人連結一起,發瘋、頹喪,甚至結合。何等矛盾,但觀乎過程,卻又令人覺得不見得不能理解。這才是戰爭帶來的最大的扭曲!

  若沒有戰爭,以上的事,皆不會發生。

  當主角是你時,你能想像你會如何決定嗎?請感恩我們身處在沒有戰爭的地方。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何謂「愛」?


若要選一段最膾炙人口的聖經話語,如繁星多的選擇中,這則無疑應佔一前列地位: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書13:4-8

耶穌命令門徒要「愛人如己」,孔子也曾向弟子解說儒家的核心理念「仁」,言及「仁者愛人」。

那麼,何謂愛?

此處二者所言的「愛」,非單是指二者情愛中的戀愛這樣狹義,而是一自身修養的最高標準,達到一種品行上的完人。

但基督教和儒家看待「愛」,還是有所差異。

儒家之道入世,在孔子世,其主張最終是想於治道上有所建樹,讓百姓安居,令世道太平,一切的磨練、修養皆朝此目標而前進,政治的意味甚重。故此,人若習得如何「愛」人,即得「仁心」,於個人而言,可謂「君子」乎,具道德而守禮,如春秋時之曾子、顏淵;若能進而治國,將「愛」擴而至治道,澤被百姓而無瑕,則成「聖人」,儒者的最終目標,若古之堯、舜、周公等。

基督教之道,則重內省,重向天父祈求,按聖經的教導,為寄望世俗人能參照耶穌基督的樣式,活出完人、遠離罪的生活,親近天父。所以,「愛」則成為一種方式,讓世俗人如我學習如何能步步走近這個最終目標,成為如耶穌般純淨無罪的人,可算純是個人的修養。

論二者之同,則是若世界充滿愛,社會應皆是大同之世,世上再沒紛爭。所以,寄語讀者,冀望各位能盡自身所能,行善、愛人,為社會播多一分善,令惡減弱一分,終有一天,愛與善會完全消弭恨和惡。

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雜論.哀鳴




這是我在google+看到的照片。
這是內地的現狀,很真實,很赤裸。
要知道,在內地,最不能公佈的是官員的財產,做官的最缺的就是虛心,最不怕的就是對平民動粗,這位人兄真是一針見血啊!但小心安全。

觀此圖,批四字成語,是為「緣木求魚」也。

我非是只想說風涼說話,而是我看到此圖後,想的是,香港也在這些方面逐步向內地靠攏了,觀乎近年某些官員的對答和警員對示威人士的激烈反應,叫我們香港市民如何能不懼?

多一分聯想,是唐太宗的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請新任政府好好想想,別打算行愚民政策,更請勿拋棄誠信,
正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正因沒有,才需力求,廉潔、虛心、愛民三事應是香港本身已擁有的。請別於若干年後,逼我們發出如上圖的哀鳴。

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靈修領受1

近來換了新手機,下載了聖經和合本app,當中的書簽功能真是很好用,方便我隨時記下靈修的領受,存下印記。如下圖:


認真說,從聖經話語中學習如何做人,就算不是信徒,也能從中有所得著,懇請非信徒別一聽聖經二字便潛意識反對,看過後,咀嚼過文字,經思考後再想想我說得對否吧。

***************************
雅各書 1:15
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所以,人當克己行仁,放下私慾,才能勝過試探。每人也會有私心,但寄願那人的善能多於那人的私慾,那麼,社會總體總算是步向光明的。
(在看這一節時,不期然想起昂山素姬演說。)

雅各書 1:19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聆聽真是一門學問,要聽懂人真正的話語需要真誠和專注。人最輕易吐出傷人的話,最難管,故說話前更當省察自心。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當修養己身。

雅各書 1:21
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要擺脫各種惡性,第一步當憑己心,先有改變現況的意識及決心,了解自身情況,然後便是找幫手扶持了,可以是屬靈長輩,可以是心誠的弟兄姊妹,可以是受認同的靈修書。

雅各書 1:26
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       

----就是需言行一致了。和各弟兄互相保守,共勉!就算不是信徒,這也是應努力做到的事,否則當成虛偽了。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早上閒記.知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慧開禪師


難得睡到自然醒來,伸過懶腰,才至梳洗。
抹洗去咖啡機面上薄薄一層的塵灰,沖一杯咖啡,香氣上湧。
飯桌上已放好媽媽預先弄定的三文治。
饞嘴的我,翻出更多的食物,坐在電腦桌前,
看著小說,聽著音樂,吃著早餐。
心裡不由得感到滿足,湧上文首的詩。

甚麼是幸福呢?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熱烈歡迎」......

才剛言猶在耳寫冀望香港不湧現「熱烈歡迎」之風,不過數天,我就在香港的晴報看到......


腦海不禁浮出一句:「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2012年7月4日星期三

「熱烈歡迎」?

  在剛過去的五天,以隨團老師身分去了株州和武漢。在這次旅途中,參觀了很多景點,其中一樣令我頗有印象的就是各單位的「熱烈歡迎」,有圖如下:

楚灶王餐廳的水簾幕上的燈有顯示,不過拍不到......
在中山艦博物館的服務台。

在東方汽車展示廳正門進內處。
入住三天的武漢江城大酒店門外。
最後一天用午餐的金貴源飯店。

  其實應不止以上的,不過我有拍照存念的就是這幾幅相了。

  對比以前,現在算是收歛多了,還記得上年八月帶團去雲南時,其中一站是參觀一鄉村山上的小學,那小學的學生竟提早兩個多小時,忍著寒風,背著樂器,由校正門開始列陣,至下山路兩公里處,於我而言,何等駭人!那刻的我,只感到我們這團人何德何能,當此大禮;其校之長官,又何忍如此苦待學生呢?看著迎風在鼓掌,或在演奏樂器的衣衫單薄的小孩,我只感不忍和羞愧,稍垂下頭,快步向前行,以為快些到達終點,他們便能少一分苦,令自己心多一分心安。

  或許是住在自由的香港,我總認為,人生而平等,沒有誰天生就是高貴,沒有誰天生就是卑微。這種「熱烈歡迎」,就像逼別人套上國王的新衣,強要你接受無歡迎者認同的虛榮。你就是接受,也無從得知別人有多麼的「歡迎」你,我還真的感受不到有何意義。

  在落後的地區,還見此陋習。在城市,則演化成這樣的套語,好像單位要來,不來一句「熱烈歡迎」,就夠不上尊重,變成一種俗套無比的套語。我只希望這種半帶虛偽的風氣,在香港不會尋見,尊重和重視不應由一句話語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