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星期一

塵沙的記憶

  以前研史時,想認識一段歷史或人物時,日記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資料。在未有電腦、未有互聯網,一切資料未數位化之前,要承載記憶,就依靠其人用墨水逐字逐句寫下事件,記下心聲。小子不知道這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哪刻起始的習慣,雖然帶給小子讀史時的趣味,但總有點不以為然:有這樣的必要嗎?

  其實,這是小子的自大,也是古人的智慧。小子以為將事情記下,存放到腦海中,用時提取出來就好,帶著一份信心,就這樣簡單。古人比小子早上數千年認識到人的脆弱、不可信,知道人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以為能掌握一切,以為凡事皆如預計般運行。特別是,以為記憶如藏在家中角落的雜物箱般,用與不用,皆從己心。這是一種天真,無比的天真。古人很務實,不信任自己,所以為著存留記憶,他們決心要用方法記下。

  原來,你曾經以為很實在的烙印的記憶,你想像不到它怎麼可能會忘記。一些誓言信口而出:縱是化灰,我也會記得。時間卻會毫不驚訝、毫不留情地適時扇你兩巴掌,讓別人看不出你臉頰上因尷尬而浮現的紅暈。看著那張熟悉而陌生的照片,相中的你呈現著那未知的微笑,在腦海求問自家的SIRI,它卻只有沉默,何時何地何事何因?抱歉,沒有任何訊息。

  記憶有時候很具體。某一幕,你能細節畢現地重播,就如一段能隨時重溫的短片。你以為能在生命中任何時間按下這個PLAY也能有畫面?抱歉,不是的。原來,記憶很狡猾,它會在你不經意下化身塵沙,絲絲悄悄飄走。到某一天,某一幕記憶就此消逝了。你想重組也重組不了。那時,你連自己是否出現過也不知道。那一幕空白,就是生命中的一個坑,填補不了。

  這是遺憾嗎?不,你連這回消失會否成為遺憾也未可知。或許,這才是最大的遺憾。那麼,別讓遺憾出現,可以嗎?可以,請盡各種方法留下記憶,讓它能隨時再現吧。別讓最愛的他或她和你共渡的快樂有天會滄海變桑田,更甚的是成為沉入大海的那顆小石子,再也不復見了。

記憶很狡猾,它會在你不經意下化身塵沙,絲絲悄悄飄走。
(網絡圖片)

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

說話的力量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近日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了這句諺語。意思很明晰,良者,可解為美好、善;惡者,則解不善、壞。按小子看法,良言就是能造就人的話語;惡語則是惡意傷害人的說話。聽到一句良言,哪怕身處嚴寒的冬天,也會心生暖意,精神為之一振;受著一句惡語,縱是熱酷的炎夏,心也如處冰窖,寒氣叢生。這就是語言的力量。

  有趣的是,原來聖經也有類似的說法,《雅各書》如此說:「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着神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裏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雅三8-10)書中記載,原來人的舌頭最是污穢,既能發出最美好的讚頌、又能吐出最惡毒的詛咒,最是難控制。對啊,所以,語言的力量真的可以很大,讓人掛心終生。

願我們那最難制伏的舌頭,多吐出讚美神、造就人的話語。
(圖片引自晨星教會網)

  力量很大?可以有多大?真的,真的可以很大。小子的教師之路,因緣就在一句話,就讓小子分享自身的經歷吧。時光回到小子大三之時,那年小子獲恩師邀請回母校任兼職教學助理,在Dayoff的時間回校工作,職責主要是整理文件、製作工作紙和負責課餘時間和同學練小組討論。雖然是最後一年的大學生涯,但小子那時候並未著急畢業的路途,也未有想過做教師,只是感謝恩師的邀請,讓貧困的小子其時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唯有努力工作,幫助科組順利運作以作報答。

  事緣於小組討論的練習。不記得是哪天午後小休或是放學後的事了,小子和一班高中同學練習小組討論,完成練習後,便例牌針對地點評各人的表現,提出改善的建議,由於每天數回練習,人如輪轉,水過鴨背,和誰說,說了甚麼意見,也沒放在心上,沒有絲毫痕跡。大約兩個月後的某天吧,同樣是小組討論練習,同樣是完事後的點評,我讚許了某男同學表現很不錯。散場之時,那男生特地走過來小子面前,向小子說:「陳SIR,多謝你!上一回你對我說要留神的地方,我今回有注意了,感覺真的好多了!多謝你的教導呢!」那一剎,小子有一秒的驚愕,因為回想自身對那男孩說過甚麼話呢?已沒有絲絲印象,卻迎來那句真誠的「多謝你」!這一句始料不及的感謝,卻為小子帶來未曾嚐過的喜悅。讓小子真實感受到:原來當你用心教導,看到別人的進步,獲得對方真誠感謝時,滿足感是如此的大。也正是因為人生中這幕小插曲,同學不經意的這一句話,讓即將畢業的小子心想:嗯,既然還未決定未來走哪一條路,或許,教師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呢?

  就是這麼一句話,開啟了小子的教師之路,若尋回那位男生,小子深信,他絕不會相信自己的一句話,就此改變了另一個人未來十年的路向。所以,你說話語的力量,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