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星期四

先秦思想家的機智--探討《墨子》之幽默成份(下)



  整理完這32章節,綜觀此表,會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墨子在其言論中透出幽默之時,大部分時候態度也是傾向溫和的,以讓人發出會心微笑的詼諧、機智為主(32章節中佔20則),以编號10之〈耕柱〉章節為例:

巫馬子謂子墨子曰:「子之為義也,人不見而助,鬼不見而富,而子為之,有狂疾!」子墨子曰:「今使子有二臣於此,其一人者見子從事,不見子則不從事;其一人者見子亦從事,不見子亦從事,子誰貴於此二人?」巫馬子曰:「我貴其見我亦從事,不見我亦從事者。」子墨子曰:「然則,是子亦貴有狂疾者。」[1]

  面對巫馬子對墨子行義的嘲弄,認為是徒勞無功,亦無得益,墨子這樣也願繼續行義,是有瘋病的人。墨子並無氣急敗壞地反駁,反而是冷靜地說出一喻:一個家臣見到主人才做事,不見便躲懶;另一位則是否見到主人也做事,問巫馬子看重哪人。正常人也會不加思索地回答看重後者,巫馬子也不例外,卻不知墨子是以那真心勤力的家臣喻己。我們不難想像,面對墨子平淡回應「既是這樣,是你也看重有瘋病的人了」時,巫馬子是會如何的無力招架,臉上應會露出如何尷尬的表情,讀者會心的微笑也就油然而生了。論辯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嚴厲的語氣、用字,態度也是平和的。

在百家爭鳴之世獨樹一熾的墨家,墨子和其門徒過著如苦行僧般的生活。


  除了論辯外,墨子向諸侯、貴族遊說、講述道理時,態度也是溫和的,舉編號17之〈貴義〉章節為例:

子墨子謂公良桓子曰:「衛小國也,處於齊晉之閒,猶貧家之處於富家之閒也。貧家而學富家之衣食多用,則速亡必矣。今簡子之家,飾車數百乘,馬食菽粟者數百匹,婦人衣文繡者數百人。吾取飾車食馬之費與繡衣之財以畜士,必千人有餘。若有患難,則使百人處於前,數百於後,與婦人數百人處前後孰安?吾以為不若畜士之安也。」[2]
        
  墨子向公良桓子進言,批評其家族過分奢侈,有速亡之虞,認為他應該將這些奢華生活的支出拿來養士,原本是相當合理、認真可行的建議。幽默的是墨子描繪了兩個公良桓子遭逢危難時的場景作對比,極具體地呈現出道理:公良桓子在中間,一是前後各有數百士圍護;一是前後各有數百婦人圍護。當我們順之聯想,前者的畫面會是數百士拿著武器,忠心護主;後者的卻會是數百婦人花容失色,尖響震天的恐怖場景!配上墨子一句不用回答也應知答案的「孰安」,讀者的會心微笑又出場了。

  遊說在上位者時態度溫和,以言語展露機智,讓對方易於理解,這點在首段已有提及。但驚奇的是墨子連遭逢直接批評己身和其學說之時,亦能保持溫和之態度,以幽默的話語回應。那麼,墨子甚麼時候才會呈現其幽默感中深具攻擊性,鄙夷對方的一面?從上表中可見,幽默性質是「鄙夷」的章節(32章節中佔12則),全都是針對儒家的,不論是反駁還是批評,態度和語氣是重多了,縱是配有幽默的語言,也是具攻擊性的譏諷,以暴露儒家不堪的一面為目的。以编號4之〈非儒下〉章節為例:

且夫繁飾禮樂以淫人,久喪偽哀以謾親,立命緩貧而高浩居,倍本棄事而安怠傲。貪於飲食,惰於作務,陷於飢寒,危於凍餒,無以違之。是苦人氣,鼸鼠藏,而羝羊視,賁彘起。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夫夏乞麥禾,五穀既收,大喪是隨,子姓皆從,得厭飲食,畢治數喪,足以至矣。因人之家以為翠,恃人之野以為尊,富人有喪,乃大說喜,曰:「此衣食之端也。」[3]

  墨子在此章節中抨擊儒家之厚辦喪事,屏除上半部直接批評儒家的話語,下半部所描述的場景便是其典型的具攻擊性的幽默,呈現出儒家厚喪之弊。缺糧的窮人,因著別人死了親人,厚辦喪事之際,帶著子孫一起去飲飽吃足。這樣的事數回過後,他們整家人也就因而反得富足。甚至到後來,一聽說富人有喪,更是大喜過望地說句:「這是衣食的來源啊!」墨子將喪親者之悲痛,和迎喪之鄰人之大喜並列,這種違反常理的荒謬感、違和感正是其幽默所在,暴露出儒家學說的缺漏,讓讀者生出鄙夷不屑之笑。

  再舉編號23之〈公孟〉章節為例:

公孟子曰:「三年之喪,學吾之慕父母。」子墨子曰:「夫嬰兒子之知,獨慕父母而已。父母不可得也,然號而不止,此亓故何也?即愚之至也。然則儒者之知,豈有以賢於嬰兒子哉。」[4]

  墨子反駁曾師從曾參的儒者公孟子守喪三年之論,順其「慕父母」之意,說嬰兒的智慧,最盡也就是依戀父母而已,不見父母,便也就大哭不止了。這些行為正呈現嬰兒沒智慧可言,是極愚才對。而儒者竟然學嬰兒之依戀父母而守喪,智慧便也只能和嬰兒相稱。此處之幽默在於墨子將嬰兒之下意識舉動(不見父母便哭),和儒者有意識地守喪的行為並置於同等,產生了一種荒謬的可笑來,實是直接表露了墨子對儒家學說的鄙視。這類透出墨子此種鄙夷之笑的幽默的例子還有不少,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閱上表再作細觀。

  限於篇幅,本人未能將表中所有章節一一分析,但透過剖析呈現墨子幽默性質:「機智」和「鄙夷」的各二例子,希望讀者對墨子這位先秦思想家的幽默有一概略認識,了解到在幽默文學發展的早期,其實諸子已在其著作中呈現出幽默的一面。




[1]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頁657
[2]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頁688
[3]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頁437
[4]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頁706

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先秦思想家的機智--探討《墨子》之幽默成份(上)


這是小子這學期修讀中國幽默文學而寫的論文。老實說,未修讀此科前,小子還真不知道原來《墨子》一書有相當不少的幽默元素。梳理完整本書後,長見識了,有趣。
********************************************************
  墨家是先秦之顯學,墨子及其門徒周遊列國或遊說國君,或與其他流派論辯,實是常事,載於《墨子.公輸》,墨子趕赴楚國,九拒公輸盤,成功勸阻楚王攻宋,自是最著名的一例。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論辯遊說,著書立說時,「往往有機智風趣的談鋒,更喜歡借助詼諧的寓言故事曉諭道理」,[1]便於遊說之用,好讓列國諸侯易於接受。而《墨子》一書,由於尚處於幽默文學發展的初期,其文章以論辯、批評、表述學說為目的,幽默並非其成書目的,而是其手段,間或滲透在文字當中。本文嘗試整理《墨子》中具幽默成份的章節,按其呈現幽默的性質分類,讓讀者對這位早期的先秦思想家的幽默有一認識。

批評儒家相當激烈,用語辛辣的墨子
(網上圖片)
  在《中國幽默文學史話》的序中,作者為「幽默」下了一個定義:「舉凡一切通過諷刺、影射、嘲笑、調侃等等方式,將生活中不正常現象的本來面目和荒謬之處暴露出來,引起人們發笑和思考的手段和刺激。」[2]此處所言具幽默感的「發笑」,作者特地指出是包含正反兩面的:語言、言行透著機智、詼諧,讓人會心微笑的;透過暴露對方的醜陋一面,讓人發出譏諷、鄙夷的笑。而《墨子》一書,經本人閱畢全書及篩選後,認為符合上述定義的章節,主要集中在〈非儒下〉(7則)、〈耕柱〉(5則)、〈貴義〉(5則)、〈公孟〉(6則)、〈魯問〉(6則)、〈公輸〉(1則)諸書卷,〈兼愛中〉和〈節葬下〉則各有一章節。
  
  在這32則章節中,從墨子呈現其幽默的性質,分為「機智」和「鄙夷」兩種。屬「機智」的有20則,屬「鄙夷」的有11則,有兩則是兼具這兩種性質的。列表整理如下:

編號
卷別
章節首句(於《墨子校注》所記之頁)[3]
文字的性質
幽默的性質
1
兼愛中
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頁159
反駁[4]
鄙夷
2
節葬下
今執厚葬久喪者言曰(頁267-268
反駁
鄙夷
3
非儒下
儒者曰親親有術(頁436
批評
鄙夷
4
非儒下
且夫繁飾禮樂以淫人(頁437
批評
鄙夷
5
非儒下
又曰君子循而不作(頁437
批評
鄙夷
6
非儒下
又曰君子勝不逐奔(頁437-438
批評
鄙夷
7
非儒下
又曰君子若鍾(頁438
批評
鄙夷
8
非儒下
齊景公問晏子曰(頁439
批評
鄙夷
9
非儒下
孔丘窮於蔡陳之閒(頁440
批評
鄙夷
10
耕柱
巫馬子謂子墨子曰子之為義也(頁657
論辯
機智
11
耕柱
後生有反子墨子而反者(頁660
批評
機智
12
耕柱
子墨子謂魯陽文君曰今有一人於此(頁661
遊說
機智
13
耕柱
子墨子曰季孫紹與孟伯常治魯國之政(頁661
批評
機智
14
耕柱
子墨子謂駱滑氂曰(頁661
論辯
機智
15
貴義
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頁685
立論
機智
16
貴義
子墨子自魯之齊即過故人(頁685
遊說
機智
17
貴義
子墨子謂公良桓子曰(頁688
遊說
機智
18
貴義
子墨子仕人於衛(頁688
批評
機智
19
貴義
子墨子曰商人之四方(頁688-689
批評
鄙夷
20
公孟
公孟子謂子墨子曰實為善人孰不知(頁703
論辯
機智
21
公孟
公孟子曰無鬼神(頁705
批評
機智
22
公孟
公孟子謂子墨子曰子以三年之喪為非(頁705
反駁
機智
23
公孟
公孟子曰三年之喪(頁706
反駁
鄙夷
24
公孟
子墨子有疾(頁707
反駁
機智
25
公孟
二三子復於子墨子曰告子勝為仁(頁709
反駁
鄙夷
26
魯問
魯陽文君將攻鄭子墨子聞而止之(頁734
遊說
機智
27
魯問
君之嬖人死(頁735
批評
機智
28
魯問
魯陽文君謂子墨子曰有語我以忠臣者(頁735
回應
機智
29
魯問
君謂子墨子曰我有二子(頁735
回應
機智
30
魯問
魯人有因子墨子而學其子者(頁736
反駁
機智
31
魯問
魯祝以一豚祭(頁738
批評
機智
32
公輸
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成(頁764-765
遊說
機智



[1] 魏裕銘,《中國古代幽默文學史論(先秦至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12月),頁3
[2] 盧斯飛,楊東甫編著,《中國幽默文學史話》(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8月),頁2
[3]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10月)
[4] 墨子在此章節設喻,是為回應上一章節中其世之士君子對兼愛的問難。原文可參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頁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