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星期一

出埃及記 查經錄(五)--〈摩西遇挫〉

〈摩西遇挫〉 (出5:1─7:7
「直示君王容守節,判為懶惰虐群工。
 摩西以吏皆生怨,緣在不通主澤隆。」

互相埋怨,是事奉路上的一個傷害。
我們對主有多大的信心呢?
(網絡圖片)

續上回,當摩西重遇由主所安排去印接他的亞倫後(見出4:27),摩西果然如早前向主推搪時的話語一樣,因著自己「素日不是能言」、「拙口笨舌」,由哥哥亞倫成為他的口。二人同心的配合(其實主要是亞倫向百姓述說主的話和行神蹟,參4:28-30)獲得了以色列民眾的信任。

到第五章,鏡頭一轉便去到法老的宮殿上,摩西、亞倫按主所指示去見法老,但說話時卻出現了問題,待我們將主在何烈出對摩西的吩咐和他們向法老的話並置,讀者便會發現問題所在:

他們必聽你的話。你和以色列的長老要去見埃及王,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現在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為要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出3:18

後來摩西、亞倫去對法老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出5:1

  聰明的讀者應該發現了問題所在,摩西、亞倫二人並未有向法老說出主所吩咐的話,內容和語氣也改動了,原來懇求的語氣一改變為吩咐的語氣,這不客氣的態度自然換來法老針對性的回覆:「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容以色列人去。」雖然耶和華一早已向摩西表明法老必不容他們去(參出3:19),但摩西亞倫私自改動主的話,換來法老這番毫不留情的回應後,才說出主吩咐的話,有種狐假虎威被揭破的意味,也確實錯判了形勢,結果是得到法老對以色列人嚴厲的對待,因為法老認定摩西二人的要求是因以色列人想偷懶、想曠工的藉口,便下了命令,原本由埃及人供應草予以人做磚,現在要以人自行撿草再做磚,每天完工的數量還要依舊不減,變相工作量加倍了!自然,以色列人受苦了,怨聲載道。

此處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是否若摩西二人按主吩咐說話,以人就不用受苦呢?小子不能肯定,聖經清楚記下的只是主已知曉「法老必定不容他們去」,所以主才順之說:「我必伸手在埃及中間施行我一切的奇事,攻擊這地,然後他才容你們(以人)去。」(見出3:20)並未說以人在過程中要受苦,所以很有可能,這苦是源自摩西二人的不順服而來,值得注意。

摩西二人說錯了話,苦卻臨在以人身上,以人真慘啊!朋友可能是如此想,其實卻不是這麼簡單。因為法老下命令給督工和官長,再經二者將命令下達給百姓,此處是先是百姓受苦,「散在埃及遍地,撿碎稭當作草」(出5:12),然後是由於百姓未能完成數量,到負責的官長受苦,受督工「責打」(NIVbeaten)。要留意,督工是法老委派的埃及人,而官長是督工委派的以色列人,理論上應該是族群中具聲望的首領或長老,這是一種一層壓一層的管治方式。到最後便是這班受苦的官長了解緣由後向摩西亞倫怨怒,到此處便輪到摩西二人受苦了。摩西二人在事奉神的路上出師不利,落得被自己人怨懟的下場,實在非他所能料,便論到他將怨氣發回在主身上:

「主啊,你為甚麼苦待這百姓呢?為甚麼打發我去呢?自從我去見法老,奉你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你一點也沒有拯救他們。」(出5:22-23

  滿腹的苦水,直腸的埋怨。我們可以嘗試從側面去理解摩西的感受。這回遭怨對他而言是一個大打擊。心水清的朋友應該印象猶深,其實滿有正義感、心繫以色列的摩西在以前亦曾經歷過類似的事,他殺死欺負以人的埃及人,調解以人間的紛爭,不單不被同族人認同,反而被傳出風聲,導致被法老追殺,遠逃米甸(參出2:11-15)。這是出乎他認知的背叛。若挫折來自敵人,你會難受,但不會太難接受;若來自本應是同一陣線的自己人,性質便完全不同,難以接受。最親的人往往才是最容易傷害你的人。這回以人的埋怨,或許勾起了摩西不堪的回憶,難怪對主的怨氣這麼重。

  能理解嗎?應該理解的。值得諒解嗎?這點要停一停,想一想。未親身經歷神的應許和保守的以色列人(其時只是從摩西二人口中得知耶和華的眷顧),因著突如其來的困境,心生怨氣,情理之中。但摩西不同,他親身見證過神的大能,和祂有過直接的對話,聽過祂親口的應許,他理當對主滿有信心才說得過去,結果卻和以色列人的反應一樣!這說明了一件事:靈命真的需要時間去成長,哪怕是摩西也一樣。沒有經歷遇挫、十災、過紅海、出埃及、曠野的供應等事,一路細味著主的保守和帶領,如何能令軟弱的摩西成為新約《希伯來書》中傳頌的信心偉人(參希來書11:23-28),傳下十誡,寫下五經?

  連摩西也這樣,我們這些普通信徒怎算好?我們常常信心也很軟弱啊!感謝摩西這回的抱怨,讓我們懂得如何處理:遇到挫折,請回到主面前。主實在很保守他,主並沒有因摩西的埋怨而發怒,反而向他重申當日的應許,循循引導摩西要如何處理,這就是愛我們的主的回應。所以我們需要認知到事奉神是蒙福的,但請預期過程中苦澀的出現。但有主的福澤看顧,雖苦亦甜。



下回預告:〈神施十災〉


延伸閱讀:

出埃及記 查經錄(一)--〈法老逼迫〉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愛的根源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19

  小子認識有一位弟兄對信仰很有探求,常有疑惑。在早前一回讀書會中,他問了一個值得細思的問題,當他讀到約翰一書四章19節時,他奇怪為何人不能主動地先愛神?為何我們要因神愛我們,我們才懂得「愛」?

  雖然在很久之前,小子已探討過主是以「永遠的愛」來愛滿有罪的世人。但此處要解答第一個問題,我們便需有些不敬的先假設在主愛未臨到人身上前(事實是我們尚在母腹之時,主已將愛臨到),人是否能夠先去愛主呢?人若有這樣的心志,然後付諸行動先去愛主,絕對是值得大大讚美,但此時便會衍生一些問題:我要如何去「愛」?「愛」是怎樣的一回事?誰能將「愛」這回事說清?讀者們,你能回答以上這三問嗎?你能確定你所說的是正確答案嗎?

沒有了主的愛,我們的愛也就沒有根,心中便也就有著缺口。

  對,小子相信諸位了解問題的關鍵了。為何要待神先愛我們,我們才愛,正是因為我們人類其實並不懂得何謂真正的「愛」,卻無比渴望去愛人和被愛。要待神讓我們親身經歷由祂而來的愛,我們才會驚嘆,原來這才是「愛」!只有主的愛是正確無誤,完整而圓滿;人的愛卻常有偏差,片面而自私。神帶給世界一套準則,不止是是非黑白,更包括愛。沒有準則,則眾說紛芸,看現在愛情小說滿書屋,銀幕滿是談情說愛,愛情專家多不勝數,但真正能了解愛的真諦,懂以愛溫暖別人,能執伴侶之手,與之偕老的又有幾人?正因不懂,才想苦尋,眾說如雨,卻又無力辨認真偽,潛移默化之下,便更形偏差了。怎料,真相其實早在眼前。


  主的愛絕非短短數語能道明,小子昔日雖稍有論述,但只及皮毛,看倌若有興趣,不妨待會移步觀之。更重要的是,小子也在主愛路上學習中,這門課業,值得用一生去學,也夠小子受用一生。有主愛我們這些罪人,是一生的福氣;主已藉聖經教導了人如何才是愛,願否學習和行動,全看自身。願與諸君共勉、同習!


延伸閱讀

1. 何謂「愛」?


2015年6月20日星期六

活出見證──讀詩《住在我們中間》(Indwelt)

  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常會對自身有這樣的期許:「活出基督的樣式,散發基督的香氣」,簡單來說,就是以耶穌為榜樣,學習他的行事為人及內裡的精神,在生活上實踐。真能做到的話,身邊的人會因著我們向外所呈現的而感受到基督的良善,這便是好見證。對信徒而言,容易做到嗎?不易,一點也不易。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指出,基督徒必須要有更高的道德標準,這個標準由主所立,我們必須恆切持守,才能夠在世上為主作見證:

「我先前寫信給你們說,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此話不是指這世上一概行淫亂的,或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這樣,你們除非離開世界方可。但如今我寫信給你們說,若有稱為弟兄是行淫亂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罵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相交,就是與他吃飯都不可。因為審判教外的人與我何干?教內的人豈不是你們審判的嗎?至於外人有神審判他們。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哥林多前書五9-13

  從經文可見,保羅對教內的弟兄姊妹比起教外的世人來得嚴格,反而沒有針對非基督徒,哪怕其行為有多敗壞。這是因為保羅深深知道罪對世人的影響有多大,未有信主的人,無從擺脫罪的綑鎖,自也無從要求。但基督徒不同,他們已有方法擺脫罪,亦明白如何能做到──以信心倚靠、跟從主耶穌,成事與否,端看其決心和行為。

或許,在不少香港人的眼中,政界內的基督徒都是壞見證,特別是建制派中的。
當中陳茂波局長早前也因東北發展區囤地一案為人所唾罵。唉。
(圖片引自太陽報)

  噢,有些扯遠了,其實是小子在閱讀《教會生態學》這書中的章節時,見到作者引錄了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一個和基督徒相處後的人其所想所感,他能從對方身上感受到基督,看到基督,這是何等美的圖畫!這是一個值得基督徒立志達到的目標,願我們能活出見證,為主作光作鹽。小子特地尋得英文版本,中英對照,摘錄如下:



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

屬靈成長路

   小子之教會每月逢第一和三的星期五晚會舉行職青崇拜,為那些週日因事未能出席主日崇拜的朋友而預備。剛過去的一回邀請了麥樹明牧師講道,講題名為「得勝成長路」。

  麥牧師是小子所敬重的牧者,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屬靈生命有很深的體察,小子有幸間聞其道,啟人細思。麥牧在這回訊息提到「屬靈成長」中需注意的事項,對信徒而言是很好的儆醒,故小子消化過後,特撰文分享。

靈命要成長,就要好好對付罪,讓內在改變。
(網絡圖片)

  問到甚麼是靈命上的成長,大多數信徒也能肯定地回答:「即和主建立親密的關係。」當進一步問要如何達成時,我們便會很容易給予一些標準答案:「每日讀經、禱告、靈修。」喔!你如此說,難道是說這答案不對?非也,小子絕無此意,這確是信徒每天應該做的事,能持之以恆天天做到絕對值得大大鼓勵、讚揚,但原來這只反映了一半的答案。感謝麥牧提醒常被忽略的另一半的答案:

「屬靈成長的重點不是學習更加屬靈,而是不再犯罪。」
「對付罪,是屬靈成長的重要關卡。」

  上一段提到的標準答案(每日讀經、禱告、靈修),便是「學習更加屬靈」的方法。為何屬靈成長的重點不在此?小子的消化和領受是,「學習更加屬靈」並非不重要,這代表著靈命的上限;而「不再犯罪」(或稱為「遠離罪」)則代表著靈命的下限。上限若高,下限卻低時,便代表著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像《天龍八部》中段譽那時靈時不靈的六脈神劍,非他所能隨心掌握。心頭火熱,對主無比渴慕時,自是讀經不斷,喜樂無比,和主似是親密無間;但一遇到屬靈的低潮時,卻可能心生極大的無解的厭棄,對罪不再抗拒,這就是屬靈生命根基未穩可能導致的局面。

  正因如此,所以才有第二句的出現,強調「對付罪」對屬靈成長的重要性。只有當我們一路儆醒自身存在的罪,然後從心思意念上讓自己要遠離罪,行為上不再犯罪,這才是從內至外的成聖之路,確確切切地奠下牢固的根基,提升靈命的下限。當我們下限高,上限也自然相應會提高,靈命也呈現較穩定的狀態,不易陷入低潮。或者是,縱是陷入低潮,也會盡力避免犯罪。

  觀乎屬靈的成長,最理想的當然是兩路並進,一路對付罪,一路學習更屬靈,同時拓展靈命的上下限;若稱量二者,則前者比後者重要。所以,耶穌才會對行淫的婦人說那一句:「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請參約翰福音第八章)


2015年6月13日星期六

感受東歐的熱情──記在Ivan the Kozak的一晚

  小子既愛吃,又愛嚐鮮,但太貴的又吃不起,故常留意團購的餐飲優惠,有時會看到一些有特色的餐廳,若能負擔,便會一試。有讓小子和好友經歷美好一晚的,理所當然也有中伏捶心的。近日和好友聚餐,特地試了一間東歐餐廳──「Ivan the Kozak」。小子、女朋友和兩位好友也是首嚐東歐菜,有趣的是,我們四人一路在說主菜有兔肉、鹿肉供應,但最後我們沒有誰想試和願試,哈哈。另外,這餐廳還有一個賣點,就是備有一個冰窖,食客可進內飲伏特加和拍照,體會一上東歐人的生活。
正所謂「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正因老闆的熱情和食物的美味,
同行的友人在這晚用餐過後,繪下了這畫,紀念這次美好的回憶。

  這篇文章非是食評,所以小子無意細說各款菜色,但食物確是道地和有特色的。(若真有朋友想問細項,不妨聯絡小子吧。)小子這回想分享的,是聚餐尾聲的奇遇!

這是店門口的裝飾。
  結賬後,小子提議到冰窖見識一下,正應了一句老話「好戲在後頭」。當我們四人在內感受冰窖的冷,看著滿架的伏特加時,突然在門口閃入一個大叔,主動要求幫助我們拍照,吩咐著我們手要怎樣擺、眼要看著哪一邊,然後一聲不要動,拍下了還神秘的說先別看,待他助好友也拍下後才看。原來是很有心思的讓通透的伏特加成為了照片的主角。詢問過後才知道這位熱情的大叔便是老闆,原來店名的Ivan便是他。

小手調濃了對比,相貌不是重點,構圖才是。:)

  老闆Ivan個極熱情的「影相狂人」,領我們繞了餐廳一圈,在各個角落拍下合照,讓我們領略了他店內裝璜的用心。有一張相,他很專業將椅子架設好,又再次指定我們四人要怎樣坐怎樣看,我們一頭霧水,完全猜想不到相片的效果會怎樣。結果實在讓我們驚喜,原來Ivan將椅背的心形洞作了相框!
同樣,重點在老闆IVAN的用心構圖。模糊化了的我們是配角啊。

  談話中,完全能感受到老闆Ivan對這店的愛,店內90%的裝置皆是購自烏克蘭的,每一角如何拍得最美的照片,他也了然於心。店名IVAN是典型東歐人的名字,而KOZAK則是指東歐的遊牧民族哥蕯克,老闆Ivan將兩個具代表性的東歐名字併在一起,就是想人們一看到店名,就知道這是一間東歐餐廳。老闆的太太是烏克人,他也曾留學烏克,或許,正是有這一層緣故,所以老闆Ivan才會開設這間道地的東歐餐廳,讓昔日的美好存留,在香港繼續延續吧!
這是放在桌上的燭台,火光從鏤空的洞透出,很美。

  最記得老闆他眼露自信的說「店內所有食物,一滴味精也沒有」,「店內所有廚師,皆是烏克蘭人」,他為這餐廳真的傾注下了無可量算的心機,也以此為傲。團購有價,熱情無價,小子切切感受到老闆的好客,珍惜這回與老闆奇妙的相遇,希望,這間用心經營的餐廳能繼續營運下去,繼續帶給食客道地的東歐食物。


2015年6月4日星期四

缺席維園之後思

  今年沒有去維園。對?不對?

  昨晚在思考:這年去嗎?抱持甚麼心態?今年沒有了上年毫不猶豫的態度。上年出席,小子自己決定不會跟大會喊口號,出席,只是想表態對共產黨的反感,但晚會當中的一些程序,雖未至反感,但確實有些儀式化,難有共鳴。但這是否就是小子今年留在家的原因?未必。

今年在家沒有舉燭,悼念之心依然。

  近日,香港很紛亂,不同的事混雜在一起,如高鐵的延誤、蓮花口岸的批款、政改的爭議、深圳行三位官員的廢話、屈小姐的停欄、肖巨人的出現和遣返、疑似新SARS的爆發等等等等,其實未完,但小子不想再數下去了,徒添煩亂。問題是,近日公私皆忙,身心皆累,小子未能如平日般好好關注各方消息和評論,再來消化和分析,欠了沈澱的時間。當中,出現了一個問題:小子在當中是甚麼角色?只能單純地做一個局外人很多時候,迎來的是泥沼,只有無力感。累積到現在,確有些麻木,比上年雨傘運動時的熱血去之甚遠。

  感恩昨晚和女朋友分享時而生的一個感動:小子不去維園,但決定在學校向自己那班中一生講述六四事件。原本是沒有這樣的打算,因為他們只是中一,以往通常到中三小子才講述。安排了中文堂最後的十五分鐘講述這事,對沒有基礎的學生來說,教協那段十分鐘的影片是最好的入門,將事件的始末頗客觀簡潔道出。小子坐在角落的電腦桌,同學望著投映幕,小子則望著他們的表情,了解到,對個別的同學而言,首次聽到六四事件的內容,心靈正受著衝擊。小子補充了一些資料,特別向他們強調一點:「你們應感恩香港尚有言論自由,雖然已一路收縮中。可能十多年後,當我向你們播放這段片後,你們第二天便會看不到我,我會被消失。(現在想來,小子還是天真了些,可能沒有十多年的空間,數年後已沒有了;另外,那時候在香港能否連上YOUTUBE也是一個問題。)」看到他們思考的樣子,對小子來說,這十五分鐘實在用得有價值。小子疑心重,不夠信任這班小孩,起立時特地多囉嗦一回:「請你們千萬別拿六四事件來開玩笑。有些事可以拿來玩笑,但這件事不可以。」

       教協所製的「『六四』是怎樣一回事?」 影片 


  或許,小子找到近日煩惱的答案了。其實主已為小子安排了角色,身在教育界,小子要做的就是盡本份好好引導、教育他們,讓他們不要對這個世界冷漠,讓他們長大後不反感成為局內人,這就夠了。始終,這個世代,你不找政治,政治無時無刻也在找你。逃不掉,也別做籠中鳥。

  今晚,讓小子在家裡悼念六四的死難者,記念一群飽經苦難的天安門母親,以及,繼續思考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