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短評《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2013),趙薇導。

  不得不說一句:慶幸數月前沒入戲院觀影。可能近來看的都是好電影,皆有可觀之處。比較下,這電影完成度未免太低,趙薇有各方人馬幫忙,幕後班底不可謂不強,連王菲也為之唱主題曲,關錦鵬作監製,故事又來自有名氣的小說,又請來名編改編劇本,出來卻是這樣......正應了內地一句話:「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欠細節的雕琢,致令角色很薄,甚至有些時候行為像神經病(最後還真有一個女角是瘋的);愛情線的處理來得莫名其妙,比tvb還狗血(我看到女主角好友車禍死了,她奔向昔日男友家中,哭著說我們結婚吧!我真忍不住笑了......);開首的夢境未有在故事起串連或帶動情節的作用(大學時,許開陽在艇上送給鄭薇的模型正是夢境中出現的床;另外一幕鄭薇腳上出現玻璃鞋。但此二幕皆和故事沒有關係),欠意義。畢業後的故事則較有質感。兩小時許的電影,校園生活節奏太慢,畢業後卻太急,有草草了事,想交代全部枝節趕收工之感。小子曾青春過,但真難以感動起來。全片唯一令我感到親切的,應該只有那出現片刻的紅白機(這還真是我已逝的青春啊!)。

  若真是訴說青春,紀念青春,同是首導,同期郭敬明的《小時代》比趙薇來得成熟。若論校園生活細節和情感的處理,《那些年》則又高班太多了。


  這作品是趙薇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的畢業作品,若我看來,她應該專心演戲,會比導演成就高。但一查資料,才知道這出電影在內地竟有7億人民幣票房,真是難以想像......小子只能說,若本身小說和劇本水平沒有問題的話,成品如此狀況,就只能是導演在掌控節奏,鏡頭運用,剪接處出問題了。票房大賣,趙薇的畢業作必贏得下一回開拍的機會,只能希望她下一出電影能完整、順暢地說出故事,帶出圓形、不平板的角色,就是進步了。

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出埃及記 查經錄(四)--〈摩西回應〉

〈摩西回應〉(出3:74:17

木杖易蛇痲瘋手,取河化血換民誠。
 蒙神五答仍推搪,心嘆奈何獲主榮。

拿著神的杖,親歷木杖變蛇神蹟的摩西。
  續上回摩西蒙神所召,交托下使命,這是何等榮耀之事。而按常人所認知,摩西是以色列民族的英雄,這些時刻絕對應是義不容辭,充滿喜樂地接下神的任務才對。但若朋友細閱第三、四章,便可知道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一回事。常人對摩西的印象,是經歷主榮光、親施神蹟,帶領以民出埃及的民族英雄摩西。而這時候的他,卻只是一個受埃及教育,逃難中的普通希伯來人,首次見到神,滿是驚慌的。必須注意,這關係到一個成長的歷程,沒有人一出生便是英雄,滿有大能的,縱是耶穌也有學習的階段(參路2:41-52),何況摩西。通過累積以往人生所經歷的,才建構成現在這一刻的自己。所以,摩西在第三章7節至第四章17節中,和神有相當長的一番對話,面對呼召,非但不是爽快答應,反之是連番拒絕,諸多推搪!

  第710節是神主動向摩西說明祂顯現的原因:神了解以民所受的苦。清楚表明要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到流奶與蜜之地(參出3:7-8),並直接向摩西說出命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第10節)。之後對話的章節,則正好以摩西五次的推搪回應來分成五段落。

  第一段落(3:1112),面對神的命令,摩西首次回應:「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出3:11)質疑自己只是一介平民,何德何能完成神的交托。

  第二段落(3:1322),當神直言「我必與你同在」(出3:12)時,摩西回問神若他遊說以民時,對方問到神的名字,他應如何回答。(參出3:13),此處可見,他在設想之後會遇到的困難,對神的應許並未有十足的信心。神耐心地教導摩西如何回應以民,介紹神的名(參出3:15-17),以及繼續賜下應許:「他們(指以色列的長老)必聽你的話」(出3:18)、「我必伸手在埃及中間施行我一切的奇事」(出3:20)、「我必叫你們在埃及人眼前蒙恩」(出3:21)。

  第三段落(4:1-9),聽到神的三「必」應許,摩西也以二「必」回應:「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出4:1),明顯地對神的應許沒信心。屢說不聽,這一回,神不再用話語來安撫摩西,而以兩個神蹟直接展示其大能,一是將木杖丟地變蛇,二是讓摩西手長大痲瘋,後又復原,兼再承諾摩西可從河取水,倒旱地化血,好讓摩西有信心可取信以色列的長老。

  第四段落(4:10-12),親身經歷神蹟的摩西竟還能找到藉口推搪!這回他直言自己是「素日不是能言的人」、「拙口笨舌」的(見出4:10)。到這時,神還是繼續耐心解釋,釋其疑慮,然後說:「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見出4:12

  第五段落(4:13-17),可能是因為再找不到藉口推搪,神已幫摩西解決所有問題,他竟然如此對神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出4:13)他依然是不太願意接受使命。看這一節經文,其實和合本對摩西的語氣是翻譯得客氣了,若看NIV版,原文是:O Lord, please send someone else to do it.當中直接逃避之意則相當明顯了。

  綜觀這五段落,可以分析這時候的摩西是一個極悲觀的人,遇到事情時,只會質疑自己,只會往困難處想(認定以民必不信他),只看到自己的限制(拙口笨舌),到最後,甚至是直接的逃避。看這副窩囊相,難怪連神也給惹怒了(參出4:14)!反觀在這番對話中,呈現出神對軟弱的人是何等的看顧,對人(摩西)的需要是何等的了解,不斷施恩,賜下應許,甚至神蹟;耐性極高,不斷的解釋,只為想人類了解這些恩典,了解他們應當做的事。

  其實,面對使命,人從來也不是主角,施力在神,成事在神。祂容讓人參與其中,讓人有份出一分力,為的是讓人能體驗到神的恩典,在過程中體會神的大能和祝福,好讓這人在往後的日子裡可將從神而來的信心臨到他人身上,讓神的恩典能持續流通,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摩西就是一個好例子。套用在我們信徒身上,摩西的經歷正好說明,當我們面對神的差遣時,不應學摩西那種「何必偏偏選中我」,滲有埋怨的態度,而是應憑著對神的信心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無人能預知前路,事有多少險阻也難以估計,過程中,我們可繼續不息的禱告,向神求問,但我們無需質疑太多,因為在很多事情上,「在人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太19:26)。

  講述了此章節的重點後,在尾段補上一些枝節資料。在第四章18節起,摩西結束了和神的對話後,起程回米甸見其岳父葉忒羅。之後便攜妻女打算回埃及地。在此時,神對摩西給予了指示,當中述及法老心剛硬,必不容百姓去,教導摩西要向法老說:「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我對你說過:容我的兒子去,好事奉我。你還是不肯容他去。看哪,我要殺你的長子。」(見出4:22-23)此處是神預告了及後十災中第十災殺頭生長子(參出11-12)的出現。

  另外,第四章24節記述摩西一家出發往埃及,途中神竟想要殺他。不是剛剛才給予使命嗎?為何轉頭卻想殺他?這是因為摩西之子革舜未有按傳統出生後行割禮,不遵從神的吩咐,摩西身為一家之主,責無旁貸,故才有這回警告。所以當摩西之妻西坡拉為兒子行割禮後,神才放過摩西。



  第四章最後數節,記述了摩西和其哥哥阿倫按神的指示成功取得以色列民眾的信任,下回便是面見埃及法老的時候了。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摩西遇挫〉。



延伸閱讀:

出埃及記 查經錄(一)--〈法老逼迫〉

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

出埃及記 查經錄(三)--〈摩西蒙召〉

〈摩西蒙召〉(出2:233:6
百姓哀聲傳上主,顧看念約展恩慈。
荊叢湧焰顯神使,蒙面摩西應主詞。

摩西看到沒有燒毀的荊棘的異象。
他就是在此蒙神所召,接下帶領以民出埃及的任務。

  有心水清的朋友會發現,上回還在說尚在強褓中的摩西蒙法老女兒所收養(參看出2:5-9),這回一開始便由第二章第23節開始,中間章節(2:10-22)記摩西長大,殺了打希伯來人的埃及人,逃難米甸,娶西坡拉,生子革舜等事皆跳過了。因生命之道查經班每書卷只有八課,故只能選取最重要的情節作詳解,望朋友了解。

  這回說摩西蒙神所召,選中為解救以民族出埃及之人,第二章2325節交代了蒙召的因由。短短三節,有不少信息在當中。23節所述的埃及王正是第一章8節所說的「不認識約瑟的新王」,他如何逼迫在埃及的以人,可參出埃及記 查經錄(一)〉,不贅。順帶一提,他便是摩西養母的父親,嚴格來說,是摩西的爺爺,但摩西正是因躲避他的追殺才逃到米甸的(出2:15)。

  這節記述「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但以人並沒有停止被逼迫的苦況。簡單算算,以色列人由摩西出生前已受苦,到摩西長大逃命、結婚、產子,埃及王死後還是繼續受苦,聖經沒有清楚記下共多少年,但保守估計超過20年,甚至可能30年。可能正是由於長時間多年來的逼迫,以人不斷「歎息哀求」,累積至一個極大的度,令「哀聲」達於神了,故決定呼召摩西成為救以民之人。

  第2425節記下了神面對以人受苦的反應,祂「聽見他們的哀聲」、「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看顧以色列人」、「知道他們的苦情」。此處是以第三身的角度描述,說得比較簡略。參看第3章其中兩節,神直接向摩西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第7節);「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第9節)。特別一提,在希伯來文中,「看顧」和「看見」是同一個字。我們會發現,神並不是拋下以色列人,讓他們自生自滅,受盡逼迫而不顧,反而是充分了解他們何等的慘況,故才施恩派摩西拯救他們。同樣道理,我們人生中也多有苦難,在困境之中,不要對神失去信心和盼望,神其實一路顧念我們的,祂是了解的,正如祂了解那時的以民一樣。祂會施救恩的,按祂的心意而行。而其實我們要做的,就只是繼續保持對神的信心,繼續仰望交托就好。

  到第三章,第16節記述了耶和華向摩西顯現,摩西確認是神和他說話。當中有兩件事值得一記:其一,是神主動呼喚摩西(參第4節),證明摩西是被神選中的人,身負使命。其二,摩西聽到神的呼喚,心生害怕,主動蒙上面的(參第6節)。就著摩西用帕子蒙面這行為(第6節只寫著「摩西蒙著面」,為何知道是用帕子蒙面?這是參考出本卷第三十四章,記面見神後,面目發光的摩西下山後,以人怕挨近他,用帕子蒙面一事而知),由於小子不解,堂上亦未有涉及,故另搜資料,參閱網上數篇文章(*見文末)後嘗試理解。神會發出榮光照著見到祂的人,讓那人面上也發光(參出34:28-29),帶領以民出埃及到曠野的摩西,和神說話是揭開帕子,和因見他面上發光而害怕的以民說話時,則蒙上面。可見這帕子的功用就是阻隔神的榮光。而以民為何要怕這榮光,摩西卻不會怕?按小子推斷,這種害怕是因和神的關係疏離,未有全心的順服神,以及內心的罪所造成的。第三章時的摩西蒙召,但之前在埃及王女的養護下接受著埃及人的教育,過著埃及人的生活,生活習性、行為舉止也和以色列人相去甚遠,可算是一個典型的埃及人,所以當他逃亡時幫助米甸祭司女兒後,她們也以為摩西是一個埃及人(參出2:19)。可想而知,對神的信心也很大機會是未堅固的,故害怕也是合理的。到第三十四章時的摩西不可同日而喻,親手以神的大能行神蹟,帶領以民出了埃及,領受神多番的指引,關係密切,全心順服,故不但不用帕子蒙面,反而是揭開帕子,享受主的榮光。所以,這帕子就象徵著和神的隔閡,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第三章第16節指出:「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

*所參文章如下:
1.活 地 語 : 蒙 在 臉 上 的 帕 子



下回預告:〈摩西回應〉



延伸閱讀:

出埃及記 查經錄(一)--〈法老逼迫〉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解讀《狂舞派》──童話般的追夢冒險之旅

《狂舞派》(2013),黃修平導,顏卓靈主演

在剛過去的八月,無數朋友看畢《狂舞派》後,紛紛發出頌讚聲。小子來不及在暑假完結前進場觀影,尚幸在開學的首日能有空欣賞,算是趕上「水尾」了(當然,希望這出有正評和迴響的港產片能有長一點的放映期吧!戲院逐利,有觀眾進場有利可圖,才有繼續放映的可能)。這出《狂舞派》確是一出不錯的作品,撇除有些人眼中神聖的,要支持香港電影工業這原因,其實單從作品內容看,確有值得欣賞、細味之處,而不應單單從地域上去說值得看,總感覺這樣是貶低了的價值、或轉移著觀眾的視線。這是否說《狂舞派》是一出沒有瑕疵的電影?當然不是,但小子更願意聚焦電影中有趣的關鍵元素,嘗試在已有無數論者為它作評之時,為朋友帶來多一個解讀的視角。

電影的宣傳口號,亦是戲中的一句對白:「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相當深入民心,在網絡上無數的引用、仿作便是一證(「為了________,你可以去到幾盡?」成為近期的萬能key)。在香港,夢想一詞是離平凡的我們很遠的,成功與否,習慣性地以很多固有的觀念來衡量(如金錢、讀書成績、職業等),就像約一個月前網上不少人分享的文章〈如果梅西是在香港出生......〉,假設這世代足球界的第一人美斯生於香港會如何淪為社會中平庸的一人,正是一擊中無數人心坎的哀歌。而標榜熱血、勵志的《狂舞派》正好夠單純、聚焦去建構、營造「追夢」這一主題,正切合現今香港人缺乏夢想、渴求夢想的現狀。小子不想太從政治的角度剖析,但2013年的香港,普選路的層層障礙,樓價的堅挺,行政的紛亂,官員的不堪,市民從政府身上實在感受到太大的無力感,才讓這電影正像特效止痛劑般,讓大眾能暫緩折磨,驚喜不已。小子覺得,若同類主題的電影出現在香港騰飛的六、七十年代,市民上流的空間比現時大得多,迴響便不免折半了。噢,有點扯遠了,其實小子是想談談電影是如何具心思地建構主題「追夢」的,待小子回歸正題吧。

在小子眼中,放下戲中俗套得如TVB電視劇的愛情線,《狂舞派》是一個如童話般的冒險故事。為何說像童話呢?首先是其故事中童話般的設定,主要角色基本上是摒除了生活的需求,只集中在跳舞夢上。身為學生的BombA成員的校園生活基本上就是練舞,學業成績基本上和他們是沒有關係的(除了在戲中有一成員在公園說了一句這學期GPA又插水了?或見底?用字上小子記不清楚了)。柒良的角色更是有點超現實,應畢業的他留校多年,在長期留在校舍,只為繼續尋找對太極有興趣的同學加入其團隊,出動去為街坊演出扇舞和派太極宣傳品也不像和謀生有關。Rooftoppers在工廈聚集、迎接街舞挑戰、去pub演出,有種隨意率性,呈現出的印象是這隊人的生活就只是跳舞。

這班大學生的生活就是跳舞,不知他們一學期會走多少堂?

必須強調,小子在此並無批評之意,按小子所想,這種設定是編導有意為之的。這種設定正常是會令觀眾有種抽離感,難以投入,因為有欠寫實,只強調了角色的某些方面,其形象也會來得單薄,不夠豐滿,若是套在以故事為主的電影上,這便是一個不能彌補的大問題了,因為角色的真實和立體就是由銀幕上所呈現的生活的不同細節所組成的,就像李安所導《斷背山》中的艾尼斯,若電影中只聚焦他與傑克二人在斷背山上的激情,卻未有配上他下山後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怎能呈現他在那時代愛上男人,面對傑克真誠的愛情,又回望家人、世俗眼光所帶來的壓抑,所導致的內心的拉扯?但《狂舞派》不是這類電影,這種單向的設定呈現了一個強烈的訊息:要實現夢想,是要你將整個生活投入的!阿花、Rooftoppers和柒良諸人對所愛的跳舞和太極有多熱愛?簡單一句,它就是他們的生活、甚至生命。正好回應了讓小子不知從何處聽來,印象很深的一句:「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的。」

  另一特點是整出電影並沒有反派角色,這點在電影中還真是罕見。當然不是說戲中全部角色也是完美的好好先生或淑女,但還真的沒有心地惡劣,傳統意義上的「壞蛋」。柒良幾位「極品」跟班,面惡心善毋庸細論。在電影前半段一路在營造Rooftoppers如終極大魔頭的存在,態度囂張,對BombA極不屑,又是BombA渴望超越的目標,正是頗典型的反派設定,怎料在電影後半段一個轉折,Rooftoppers不但不是反派,反而其首領竟然是鼓勵阿花重拾信心的人,他在公園和阿花對談,和隊員圍繞坐輪椅的阿花跳的那場舞,是整出電影最關鍵的一幕,既用對白直接帶出主題(就是文首引的那句),讓腳傷的阿花燃起鬥志,決心參加舞林大賽,這180度的轉變,可真出人意表。

Rooftoppers首領可說是全出電影的關鍵人物了。
小子事後看報導才知,原來他真是失了一隻腳的,電影所述是他親身的經歷!
(am730圖片)

就著這隊Rooftoppers,不妨說多一點,他們看不起BombADave,但他們看待阿花是平等地位的,未見面前,便因其舞技視之為「超新星」,正式碰面時,首領甚至願意分享他自己的經歷。這種態度上的反差,其實側面反映了Rooftoppers對跳舞的熱愛,以及其本質上並非壞人。他們態度的好壞,是和對方對跳舞的熱愛和水平掛鉤的,而非關其人事。所以當舞林大賽BombA取得勝利,Dave和隊員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出後,Rooftoppers的首領願正眼回應Dave,雖還帶點調侃的意味,但已比之前好多了。

反派的存在多是為了和主角發生衝突,以推進劇情,製造故事的高潮。《狂舞派》沒有反派,反而導演在角色功能的設定頗有新意,讓偽反派Rooftoppers的首領成為智慧老人(功能是為主角解難)的角色,為主角解難,他以自身經歷鼓勵阿花,兼傳授storm the mind給阿花就是明證。而智慧老人這種功能型角色正是冒險故事必備的。除了Rooftoppers的首領,黃貫中所飾的太極高手教官在故事中亦是同樣的功能,這位智慧老人成為了柒良的師傅,兼引導了柒良走向正途。這便又涉及到一個冒險故事中常見的母題:迷失與尋回。青少年時期的柒良是暴躁的流氓,在懲教所也繼續生事,愛以暴力解決問題,正是迷失的墮落少年。教官以一招擊敗他,如醍醐灌頂般讓柒良覺悟,才有及後改邪歸正,成為一個和善、好脾氣的大學生,尋回自己曾歧途的人生。Rebecca也是一例,她為求成功,參加動漫baby比賽、離棄BombA、炒作新聞、性感打扮等,皆是迷失的呈現,而電影尾聲,因BombA在舞林大賽表現出的努力和熱誠,讓她有勇氣在傳媒面前的坦露心聲,承認過錯和自己陰暗的一面,正是尋回自己的表現。

  說起Rebecca,可再次見到編導在角色設定上的用心,有不少是呈現出強烈的突破自己的涵義的。Rebecca當然是一例,當年跳民族舞被全校恥笑,成為人生的陰影。何處跌倒,何處再站起,尾聲在大眾面前再跳同一支舞,便是衝破了昔日的陰霾;Rooftoppers首領亦如是,面對截肢,透過自身的努力,突破生理的限制,令自己能延續跳舞的可能;主角阿花也是,她以為腳傷了,參加舞林大賽絕對是沒可能的事,但經過Rooftoppers首領的鼓勵後,她運用創意和智慧,加上毅力,終能在賽場上發揮出自己,同樣是超越了生理的限制,突破了自設的界限。

在現實,面對諸多的限制,你會如何面對?
(東方日報圖片)

  將以上數項結合來看,《狂舞派》在母題、主角和功能角色的設定上,帶有強烈的冒險故事元素在內,其精髓就是主角的成長。而最重要是,這一切的元素皆指涉向跳舞這媒介上,建構出一種追逐夢想的態度:付出你的所有!在小子看來,如上文所表示的,整出電影,勝在夠純粹、夠集中去呈現主題,不貪心。這正是這電影為何能打動這麼多人的原因。老實說,若將這些元素細分出來,逐項分析,其實不少是常見的設定(除了Rooftoppers首領那偽反派老大和智慧老人的結合,讓小子有驚喜外),並無甚大突破(甚至有些老套……),但編導能將這些常見的元素合理地、聚焦地融合,顯出了其用心和智慧,便出來了現在這樣正面的迴響,實在值得一讚,正應了一句「橋唔怕舊,最緊要受」。

  行文至尾聲,小子必須再次強調,《狂舞派》並非沒有瑕疵,除卻其俗套的愛情線,四維出世的文章中論到編導對藝術見解的拙劣狹隘一點也值得參考。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出具誠意的作品,雖然不是甚麼具深度的電影,但,又何妨呢?能令觀眾如小子般看得開心、投入,不就夠了嗎?
  
  朋友,為了___________,你可以去到幾盡?

2013年9月7日星期六

如何說服別人?--淺談歷代勸降書(三)(附後記)

  續上回(史可法〈復多爾袞書〉之原文請看上回,帶連結。

  面對多爾袞來函的軟硬兼施,史可法則逐點還擊,不讓對方混淆視聽,以傷志士之心。

史可法在揚州的堅守,信中的堅拒,
正應了文天祥〈正氣歌〉中的一句「時窮節乃現」。

  史氏先就大義名分駁多爾袞,以證漢人實有義理。一駁其南人不發兵抵抗闖賊之指控,言及李自成破北京後(「三月十九日之事」),他於其時「待罪南樞」,「師次淮上」,惜途上驚聞崇禎帝之死訊。南方百姓聞惡耗後極傷心,「無不拊膺切齒,欲悉東南之甲,立翦凶讎」。二駁其「春秋之義」之說,南人之君名不正言不順,史氏釋經義,指此說只適用於「列國君薨」(即指諸侯國)之時,不適用於「天下共主」之況,因皇帝一死,中原紛亂,必須要有新任皇帝「維繫人心,號昭忠義」,再引漢光武帝、漢昭烈帝、晉元帝、宋高宗等史例論證。故來鴻謂「金陵有自立者」,並無問題。兼之承位之人,為「神宗之孫,光宗猶子,而大行皇帝之兄(即朱由嵩)也」,故「名正言順,天與人歸」,臨南京時,「萬姓夾道歡呼」,足證人心背向。

  再駁多爾袞「感恩不報」之說。此處特別一提,多爾袞一書,言及吳三桂時是配以平西王稱號,即屬大清之人,故吳三桂放清兵入關破李自成,大清佔領北京便來得名正言順;史可法深知多爾袞在玩文字遊戲,故稱吳三桂時是配「我大將軍」,特別強調吳氏是「借兵貴國,破走逆賊」,入城後「罷薙髮之令,示不忘本朝」撇除二者關係,將破闖賊一事歸回屬明朝之事,大清發兵一舉,則純是道義相助。故史可法回應多爾袞,南人對清兵之義舉相感恩載德,譽之為「振古鑠今」,所以「凡為大明臣子,無不長跽北向,頂禮加額」,更於其後「薄治筐筐,遣使犒師」,這些舉動還不是「感恩」嗎?

  接續上一駁,史可法連消帶打,順著這思路駁多爾袞:你們既是義舉,怎能佔我朝土地?越是捧高其「義」,跌下時則越痛,此為之「捧殺」。故史氏多番讚揚清軍,言其「今痛心本朝之難,驅除亂逆,可謂大義復著於春秋矣」,「篤念世好,兵以義動,萬代瞻仰,在此一舉」。若有人不熟歷史,讀文至此,可能還會以為明清二國實是金石之交!捧得這樣高,史氏筆鋒一轉:「若乃乘我蒙難,棄好崇讎,規此幅員,為德不卒,是以義始而以利終,為賊人所竊笑也」,還要結尾多加一句:你們又怎會如此做,對不對(「貴國豈其然乎」)?實在絕妙。

  最後駁多爾袞言闖賊無干於大清這一點。北京城被清兵所破,李自成殘軍向西而遁,圖謀報復,於明於清,皆已是大仇,故史氏直言「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且貴國除惡未盡之憂」。既是二國共同大仇,故史氏順之提議「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事後明朝定當盡力報答清之義舉。

  「情」、「義」之駁已盡,多爾袞之謀已破。尚餘的「利」之誘、「害」之嚇,史氏又如何應對?簡單,一言以蔽之:「忠。」看到史可法剖心的「鞠躬致命,克盡臣節」,聰明的多爾袞便知道,多大的利害也是枉然,毋庸再言。文畢。

**********************
(後記)
  閱畢四信,小子對遊說文章有了更深的體會。 

  行文考慮點,不離「情」、「義」、「利」、「害」四式,但具體操作,才最見說者水平。根據行文者和受文者之身分、關係,二者背後的勢力角力,受信時面臨的景況,本身擁有的籌碼等等,皆需一併考慮,以調整四式的比例。

  小子試以廖承志〈致蔣經國書〉為例,「情」用得最多,「義」、「利」次之,「害」用得最少;丘遲〈與陳伯之書〉則「利」最多,「害」次之,「情」稍弱,「義」則無足道了。

  得到越多相關的情報,能綜合各項細節來調整四式行文的,就是遊說高手了。

  那麼,是否能掌控四式,在遊說方面,就能無往而不利,達到所想呢?小子慶幸從史可法之信中得著一信息:有些信念是高於「利」、「害」,甚至生死!史可法的「忠」,在廿一世紀的轉化下,不一定是指對君主的,可以是指對某種事、或某種信念,因「忠」,所以想保守它,不容讓它腐敗、消散。例如:小子生活了廿多年的「香港」……

  常存盼望。人生中能找到一樣能讓你盡「忠」的事,就是一件幸事了,不斷警惕自己,莫讓「利」、「害」侵蝕自己的心靈,以史可法之事勉勵自己。朋友,共勉之!

2013年9月3日星期二

如何說服別人?--淺談歷代勸降書(二)

時代從南北朝瞬間來到明末之際,背景是史可法死守揚州城,被清大軍包圍,既孤立無援,又兵微將寡,面對城將破之局,多爾袞向史氏送出勸降書。

*****************
問:明末,多爾袞致書史可法,勸其「翩然來儀」,而史可法覆函,力陳「鞠躬致命,克盡臣節」,兩人針鋒相對。試據〈致史可法書〉,分析多爾袞從哪幾方面(如情、義、利、害等)勸降,而史可法之〈復多爾袞書〉,又如何一一回應。

朋友觀小子答文前,不妨先閱二書,方可理解小子行文所解何事:
連結從網上搜得,望能久存;若見朽壞,可自行尋文)
多爾袞〈致史可法書〉
史可法〈復多爾袞書〉

時為攝政王之多爾袞,熟知權術之用,此書可暗見其手段。


答:觀多爾袞〈致史可法書〉,可知「語言偽術」,早存國中。全文務要為己塗抹正義,卻反指南人無義欠理,實指鹿為馬之甚哉!

  分析全文,多爾袞先從「義」立論,一以「春秋之義」指斥崇禎帝自縊後,南人所立之君,名不正言不順。要先殺賊報君父之讎,否則新君不得即位,以防亂臣賊子。二斥南人於李自成「稱兵犯闕,荼毒君親」時,竟不加抵抗,「不聞加遺一矢」。此二指控,務讓漢人先失義理。

  及後段落,多爾袞強調闖賊無干於大清,直言「夫闖賊但為明朝祟耳,未嘗得罪於我國家也」,出兵平賊,「不憚征繕之勞」,「代為雪恥」,純是「徒以薄海同仇,特申大義」,所以南人當「感恩圖報」。這番強調,則讓大清進佔道德高地。

  另外,多爾袞特別點出大清所攻佔燕都(北京),「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朝」,南人不應將罪責放在大清身上,反而應感大清助雪恥之恩。南人守境江南,竟在文中被多爾袞說成是「坐享漁人之利」。

  除「義」外,多爾袞亦嘗動之以「情」,在文中言及闖賊攻陷北京後,大清是受吳三桂的真切而誠懇的請求,「獨效包胥之哭」,「感其忠義」,又「念累世之夙好」,才「棄近日之小嫌」而發兵救援滅闖賊。此處的「夙好」,是指清肈祖孟特穆、興祖福滿均曾受明朝建州都督之封號,太祖努爾哈赤亦曾受龍虎將軍建州大都督之封號。這一部分是為澄清自己非為「利」而出兵。

  另外,多爾袞順之提到金人入京後之舉動,「首崇懷宗帝后謚號」,「親郡王將軍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對百官「恩禮有加」,對百姓「秋毫無擾」,以配合上段所言,發兵之舉,實因顧念與明之舊情,兼受吳三桂感動,以「彰我朝廷之德」。

  「情」、「義」之後,便是赤裸裸的「利」、「害」關係了,連行文用字也來得直接了。「利」者,無非功名利祿,多爾袞也來得坦白,肯來降,若史可法諸臣子能勸服新立之明王「削號歸藩」,明王則「永綏福祿」,能享「位在諸王侯上」的待遇;官員來投,則「爾公爾侯,列爵分土」,甚至以吳三桂受封平西王為例,不諱言「惟執事實圖利之」。

  「害」亦說得直接,簡單而言,即降則利,拒則戰,文末一句:「兵行在即,可西可東,南國安危,在此一舉」。強調南人恃長江天險實是愚昧,反問之「將以為天塹不能飛渡,投鞭不足斷流」,更引史例證明明軍不足恃,此前明末民變,明朝完好以全力尚且不足平,何況現在「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國」?即必敗無疑之意了。

  行文至此,相信讀者可感受到多爾袞此書能留名歷史,確有其理,從「義」、「情」、「利」、「害」四方面步步進逼,冀令正被大清軍隊包圍,死守揚州的史可法歸降。


  史可法如何應對?還看〈復多爾袞書〉。

2013年9月1日星期日

如何說服別人?--淺談歷代勸降書(一)

遊說之道,不離「情」、「義」、「利」、「害」四式,但運用之時,則如八卦般變化無窮。以下會以歷代勸降文章籠統地談談這個話題。(文章會分數篇刊登,皆小子上一學期之功課。)

**************************************
問:丘遲〈與陳伯之書〉為傳誦之招降書。多年前廖承志亦有書致蔣經國,此與丘遲一書,在立意及措辭語氣方面,是否有類近之處?試比較之。

朋友觀小子答文前,不妨先閱二書,方可理解小子行文所解何事:
(連結從網上搜得,望能久存;若見朽壞,可自行尋文)
丘遲〈與陳伯之書〉
廖承志〈致蔣經國信〉


答:丘遲一書,意在說陳伯之叛北魏降南梁;廖氏之書,意在勸蔣經國領臺灣復歸中國,受治於共黨。二信立意,皆意圖讓對方改旗受治,其意確是類近。但由於兩位受文者面臨境況差距頗大,信函內文之舖排、用語之不同足堪細味,現析論之。

  丘遲行文之時,正逢丘遲之主蕭宏率大軍伐北魏,而陳伯之則時為都督淮南將軍,領兵相拒。重點有二,一是當時南梁大軍壓境,《梁書》載「所領皆器械精新,軍容甚盛,北人以為百數十年所未之」,縱然陳伯之已先於徐州一戰敗昌義之,立了頭威,但軍力差距依然巨大,勝機甚微;二是其漢人出身,數年前之奔胡魏為逼不得已,非處心積慮,而胡漢有別,兼本為南朝將,伯之本人又非忠義之人,故未得魏主信任,實是常理。丘遲之主蕭宏為南梁皇弟,地位甚高,而陳伯之則區區一將,兼曾叛南歸北,又兼軍臨城下,故丘遲以參軍、記室身分寫此信,平輩而書,不卑不亢,間有險恐之語,析利害為主,引情義為副。

丘遲一文,其中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短短數句,勾勒南地之景,引陳氏鄉思,歷代備受傳頌。
(舒炯  作品)

   廖氏行文前數年,共黨先與美國建交,暫緩武力對臺之策,尋求和平統一之路,而臺灣則對共黨行「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廖氏此時正為共黨負責外交事務及對臺工作,在此背景下,此信函正為打破此困局而書寫。論局面,比之丘、陳之勢,不見明顯上、下之別,而受文者蔣公身為一國元首,而廖氏只共黨一官,地位有距離,故廖氏行文,以舊友身分而書,以消彌政治上地位之差,一句「經國吾弟」已足證。全書娓娓道來如臨面而語,以情義為主,間透論利害之語。

  了解書信概況後,從措辭語氣論之。丘遲之文一多讚頌陳伯之之辭,以表朝廷對其之重視,如文首言其「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遇明主則能「立功立事,開國稱孤」、「勳重於當世」;後段又以廉頗、吳起等歷史名將相比,見之於「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二句。二多揚南梁君主治行之語,如「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尾段再次重申「當今皇帝聖明,天下安樂」,以釋其懼梁主計算前怨、抽後算賬之疑慮。三多貶胡人之話,以「異類」、「雜種」稱之,又直言「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又貶之「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貮」,以增陳伯之離心,特別和聖明的梁主並排,才為世出的陳伯之應如何選擇,丘氏之意相當明顯,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由於勢在己方,故丘遲雖對陳伯之多有頌語,但整體語氣並不低下,除以利害相計,於關鍵處亦不無直言生死危難之語,如文中言北魏敗亡在即,將「繫頸蠻邸,懸首藁街」,「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暗示陳氏不從,命運將同。故「早勵良規,自求多福」,不降,亦將敗亡。

廖氏一文,除了在歷史上留下淺淺的印記,以及引來23日後宋美齡親寫的回信外,
如其時大局,無甚可道處。


  如前所論,由於身分、景況不同,廖氏一文於措辭語氣上處理亦不同。全書以情貫串,讀來緩而不沖,以期令對方態度軟化。如先以兄長自居,稱蔣公為「吾弟」,再以憶往事起首,「幼時同袍,蘇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以打破冷漠,拉近關係。信中尚有不少表述二人關係之語,如次段言「世交深情」;第四段直道「雙方領導,同窗摯友,彼此相知」(此處之領導,可指廖蔣二人,也可兼指鄧小平)。另廖氏多以事牽情,近處一寫蔣介石遺體未能「遷安故土」,臺灣歸則能「了吾弟孝心」;二寫望己能「束裝就道,前往臺北探望,並面聆諸長輩教益」。遠處則憶孫中山及蔣介石二人與共黨合作之史事,期盼第三次誕於此時,「吾弟在臺主政,三次合作,大責難謝」。

  信函以情始,以情終,呼應甚明,間透論利害之語亦不難揣摩,廖氏明白帶出訊息:統,於公於私皆利。公則「臺灣同胞可安居樂業」,兩岸人民「解骨肉分離之痛」,更能「亞太地區局勢穩定和世界和平」,以層遞論公利;私則能獲後世名,「舉國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國家,名留青史」。論害則多隱約之辭,無直言,如「遷延不決,或委之異日,不僅徒生困擾,吾弟亦將難辭其咎」、「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偏安之局,焉能自保」等。是甚麼「困擾」?怎樣的「和「亂」?則留待對方細味咀嚼了。明論利,淺論害,相信是為怕刺激對方而調適,那時也非以勢壓人之宜時。

  若論文采,時代有別,丘遲當遠勝廖氏,駢體圓熟,典故無縫。若論情,則或廖承志情較真切矣。綜而論之,二文立意類近,但措辭語氣則可謂大相徑庭,詳論如上。文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