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

如何「愛」?

古時(或譯:從遠方)耶和華向以色列(原文是我)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
                --《耶利米書31:3

愛的課業很大很深。一年半前,小子曾寫下一篇〈何謂「愛」?〉,淺淺一筆談談儒道耶教於愛之別,不明不白的。時光荏苒,某日碰巧讀到某聖經話語時,對主的「愛」有多一分的領受、理解。

天色常藍,主愛無限。

  同一個問題:何謂「愛」?原來在舊約之時,主已經為我們世人作了一個最完美的示範,祂本身就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楷模。將「愛」以縱線和橫線來剖析:縱線即指時間的長度,一份完美的愛是持續不停,無限供給的,正如主所說的「永遠的愛」去愛我們,記著,是「永遠」,正呼應在〈哥林多前書13章〉所說的「愛是永不止息」。

橫線即指這份愛的本質,主以慈愛為本對待世人,按舊約所載,主的慈愛有幾方面的顯示:拯救性命(創1919-救羅得;出1513-領以民出埃及)、赦免罪過(出347、民1418-19)、安慰人心(得213)、保守後代(代下18)等。試設想有這樣一個人:你陷入險地時,他闖來拯救你離開;你犯了過錯時,他願意原諒你;你遇到挫折低潮時,他趕來安慰你,溫暖你的心;甚至連你的下一代他也顧及到。對主來說,這些就是愛的表現了。不是以其無上大能利誘你,也不是以高壓手段威逼你,而是以這種慈愛去吸引你親近祂(留意,主是給你選擇權的),當你真切感受到這份愛時,便再也不會願意離開。

若狹義些,將之套進愛情上,主所教導我們的「愛」,便是將這份慈愛終其一生持續不斷傳遞給伴侶了。世上有人能做到嗎?老實說,小子非常質疑,因為我們充滿罪性,但小子很清楚主想我們如何去愛人,因為祂已經做了最佳最完美的示範,我們要做的是,朝這個方向一分一分地學習。

面對這個終生的課業,各位朋友,共勉之。

2014年1月26日星期日

信仰反思漫畫--靈修分享(一)

蔡頌輝先生是小子在面書專頁中所認識的牧者,他在其專頁每天也有更新一幅信仰反思漫畫。小子間或對某漫畫特別有感,寫下反思後的感想,特收集在此發佈,以作整理,可有閒時回看。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上其面書專頁讚好,每天看看想想。:)

ANDREW CHAI面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toonsforfaith

蔡頌輝
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和「中華福音神學院」,為「神州華傳」宣教士,先後於柬埔寨、韓國等地宣教多年,曾任教於《世界宣教神學院》,培訓中國大陸傳道人。
著有《給靈命把把脈》和《給人生引引路》(協傳出版),也是「華傳」雜誌及「今日基督教報」等專欄主筆。2007年開始創作單格信仰反思漫畫,配合文字信息在網路上發布,以深入淺出、一針見血、切合生活的方式傳達真理,廣受全球華人教會歡迎和使用。此外,亦常受邀在各處巡迴講道,並以詩歌創作及攝影等方式多方位參與宣教。
(介紹引自道聲出版社https://shop.taosheng.com.tw/goods/content?g_id=1463)

*********************************************************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 」詩篇32:3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16

從來沒有人說基督徒一定是好的,一定不會犯錯,我們都是罪人,都有劣根性。但真正的信徒會做的是,主教導我們當犯了罪時,我們不能逃避,要提起勇氣去面對,去主面前承認過犯,求主赦免,然後藉聖靈引導我們去更新、改過。主深愛我們,也了解我們的一切,掩飾是沒用的,只會讓自己的良心更受責備。



*******************************************************************************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世人的想法,紛亂而多變;
上主的想法,持定而恆一。
為何要讓自己陷入血氣世俗的羅網,而不選擇拉住主的慈繩愛索?


*******************************************************************************
這是世俗中人會出現的罪,定當儆醒,盡心盡力持守聖潔。

「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作: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或作:被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 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 他們雖知道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羅馬書129-32






2014年1月13日星期一

儒家早期發展的脈絡──《中國思想之淵源》讀書報告

中國思想之淵源》,牟復禮著,王立剛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月,第一版。142頁。人民幣25元。

薄薄的百多頁的小冊子,作為了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實在合適不過。
而在數十年時間沖刷下仍屹立於學林,也證明了此書的價值。


  當我們中國人說起孔子孟子,自然會湧現「仁義禮智」、「性善說」、「忠孝」等相關概念,朗朗上口,就像早植根於我們心中。或許,我們在應用時並不會深究這些儒家觀念代表著甚麼意義,也不會想為何會依循這一套來開展生活,例如「孝道」,我們自小便很自然地會認為要好好對待父母,不會質疑。若是普通人,這樣並沒有甚麼問題;但若有志治國學,不論是文史哲也好,又或為增進內涵養,或尋自身文化之根也好,也應對我們中國文化的主流──儒家,包括其內容、源流,有進一步的認知。美國學者牟復禮所著的《中國思想之淵源》,正好能夠補上這一部分。

  此僅百多頁的小冊,並非針對儒家思想而書,如作者自敘所言,是為有興趣認識中國的人提供「背景知識」,或為讀中史的人作「入門讀物」或「當作中國科目的導引」。要達到以上的目的,作者在此書中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梳理清楚中國文明的思想根基,由現存證據最早的商到先秦時期,將當中那條貫穿的發展線標示出來,好讓讀者能夠了解其脈絡,打好基礎,這一點亦最能呈見作者本身的學問,特別是其綜合、歸納分析的功夫。

  而回應小子首段所言,儒家是中國文化中濃重的一筆,故此在書中自也繞不開,有專門章節的探討(可見書中第三章「先秦儒家」),亦正好解答了小子求學時的一個疑問:為何儒家能登上中國歷史的舞台,成功地成為中國文化的根基,影響後世中國極深遠?是偶然?是必然?就著此項,下文亦將論述。

  先論述此作之疏理脈絡。作者在第一章「歷史的開端」中,先從商朝說起。這個時期的文明已取得不少的成就,包括文字(甲骨文)和青銅技術,貝幣的出現亦「促進了大範圍貿易的形成」。而基於祖先崇拜觀念和血統的儀式亦象徵「商朝社會具有等級結構和複雜的社會生活」,這些器物和行為皆證明了商朝文化的水平。作者其中一個重要的論點是明確反駁了一些歷史學家的觀點:周是全新的文明。他指出周文化是繼承自商朝的,證據在二者語言的類近,以及文化和政治上的聯繫,故直言「商朝所取得眾多成就直接滋育了中國文明在周朝九百年的國祚間臻於成熟」。

  作者在第二章「世界觀的開始」探討了中國文明中一個大別於西方的特色:中國沒有創世神話。他指出,中國人並不關注這點,她有其獨特的宇宙觀,認為世界和人類不是被創造出來,而是來自一個「本然自生的宇宙」,而這個觀念正正影響著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的走向。由於中國古人沒有造物主的概念,也沒有原罪的觀念,所以,他們「不弘揚彼世的力量,所有現象屬這世界」,故認為所有事物「皆可獲理性的解釋和領受」。在周朝所出現的《易經》正是這種觀念的呈現。作者高度評價這本經典,因為《易經》正正是昭示了中國人的宇宙觀,而人能在當中有無限的創造和解讀,是「後世歷代思考和創見的源頭活水」,甚至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所以「歷朝歷代都在強化《易經》的核心地位」。這一點到第三章論述儒家時有所結合。

  到第三章「先秦儒家」中,作者梳理了儒家發展的脈絡。儒家不是在春秋戰國世才突然冒起的,其源頭可上溯至商朝。最早期之「儒」,角色上負責卜筮、禮儀,亦是統治者的政治顧問。作者分析商朝的儀式是「半宗教性的」,「開始具有倫理意義」,政府開始累積知識,一路發展至周,記錄成書籍文獻,步向理性之路。在這段時期,儒恰好有接觸這些禮儀的條件:能讀、能寫、能卜,又能據《易》解卦,才能正當地獲得帶有神秘色彩的角色,例如負責禮儀(處理人和祖先神靈的關係)、校製曆法、充任史官等,能掌握好知識的典籍正是主因。

  發展到東周之世,平王東遷,禮樂開始崩壞。周室失去了軍事力量,只能通過禮儀法來維持統治。作者指出,在這一個背景下,正是儒運用其知識捍衛這正統,樹立起正統的典範,成功維持其宗主權力。孔子正是這個時期儒的代表。來到最關鍵處,為何孔子能造成這樣大的影響力?作者用了專門的章節(頁37-51)解說孔子,分析了其思想特性:尚古和保守,具有強烈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以及針對同時代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理性的解決方案。孔子這些特性衍生出最切合那時代需要的學說:重「忠」、「誠」,重倫常規範,了解百姓物質基礎的需要。從而建構能保護社會和個人利益的力量。作者點出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孔子雖然是周朝政治力量最大的捍衛者,但終其一生,他也未能獲得足夠的政治地位去實踐自己的學說,反而將儒家思想滲透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裡,直至現在。


  總結一下,作者最大的貢獻在此書中串聯起一條中國思想的發展脈絡,由商至周,直至東周世百家爭鳴之時,儒家融入了這條發展線中,甚至在之後承擔起引領前進的角色。作者梳理出的這條脈絡,正好助讀者從雜亂的文獻中脫出,理清思緒,從而了解儒家的發展依據何在,以及思考歷史的發展,正是依循這種內在(儒知識的累積/孔子的有機整理、發揚)、外在(禮崩樂壞的時勢)因素的結合、拉扯,才能因而前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