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

練字足跡(三十一至三十三)

  小子自三月中上硬筆書法班後,開始系統地習歐楷,箇中緣起及課堂所習之內容皆載於前文:習字之旅(起始篇)。數月以來,因便於上載和分享,小子間或於臉書專頁分享練字之作及一些聯想、感受。但臉書之發佈並不方便檢索及翻閱,故特地整合成此文,聊作日後回看之憑藉。

***************************

(三十一)
十二月九日
明天就是教協硬筆書法決賽的日子。故這星期盡量每天練一回字,臨一首詩,冀保持手感。

不覺已至《唐詩三百首》中最後一首五律。僧人皎然這首詩甚有陶淵明田園詩之韻味,頷聯中的「近種籬邊菊」更化用了其名句「採菊東籬下」之典。不過小子此回想說的非詩中之意,而是詩人與欲尋訪之人陸鴻漸之間的情誼。

光聽陸鴻漸此名,認識的人可能不多,但一說其本名陸羽,或許愛品茶的朋友會生出「啊,原來是他」的反應了。茶聖陸羽當然愛茶,皎然同是愛茶人,志同道合,情誼自深。皎然流傳後世的四百餘首詩,有十多首是寫陸羽的,或尋訪、或送別、或聚會,足以為證。

所謂「同門為朋,同志為友」,若人生中能如皎然之於陸羽般尋得志趣上的同志,是何等值得感恩、暢快之事?


***************************

(三十二)
十二月十三日
昨日,放工後,上課前,去了麥當勞用餐,後偷空練練字。若不善用這類零碎時間,實不易恆常練字,保持手感,也習慣了每天帶著書帖。

今天在壹雙雜貨店 1-in-2 Zakka看到一枝清研楷書尖,見百餘元,不貴,又是小子喜愛的木質,也好奇訂購了。不知屆時會否有驚喜?

麥當勞、PACIFIC COFFEE、星巴克等地方皆是小子常流連練字之處。


***************************

(三十三)
十二月十六日
上數回分享說到,練字歷程中一有新筆,便收起舊筆。昨晚心血來潮,拿回槐蔭書房的金豪自研尖沾墨練字,竟意外地覺得非常好寫,粗幼、收尖、長橫捺皆感順手。看來是以前是功力未足,未能充分發揮店主自研尖的用心,待小子再好好琢磨細用。

所以,近期練字常用的兩枝Delike黃銅筆(EF尖及小美工尖),暫時作日常用筆存用了,也不浪費。





2017年12月22日星期五

練字足跡(廿九至三十)

  小子自三月中上硬筆書法班後,開始系統地習歐楷,箇中緣起及課堂所習之內容皆載於前文:習字之旅(起始篇)。數月以來,因便於上載和分享,小子間或於臉書專頁分享練字之作及一些聯想、感受。但臉書之發佈並不方便檢索及翻閱,故特地整合成此文,聊作日後回看之憑藉。


***************************
(廿九)
十二月一日
有一段日子沒發練字帖給學生了,學期初還和他們說每隔一兩星期會有一回,在忙碌的十一月完全脫隊了,實在汗顏。

適逢初中兩班的默書皆是文言文,分別是是《賣炭翁》和《刻舟求劍》,終的起心肝趕工寫,不甚滿意,也罷了。今回提高了要求,和學生說,這次要能被選中貼堂及獲獎勵分的,必須沒有錯字及塗改痕跡,立刻有平日幾位疏懶的學生起哄呼怨,卻又轉頭問小子多拿兩張格仔紙。小子說:拿當然沒問題,但就要多交一份喔!轉瞬加印的十餘張又消失了,怪哉,趣哉!

或許,對平日於學業上得不著太多滿足感的學生而言,寫字目標明確,需時也不算長,所以讓他們願意嘗試去挑戰。願學生在其中能有成長,學習到專注和細心,字也能齊整些。

《賣炭翁》是中二的課文,朋友還有印象嗎?

***************************
(三十)
十二月三日
感謝太太的細心和愛心,在葵芳無印良品為小子購下這亞加力三層架(順帶一提,不知是新店開張抑或是聖誕的優惠,兩件亞加力產品有八折)。鋪上防滑墊後,成了精緻的鋼筆展示台,搭配旁邊的小書架,餐桌的這一方成了小子甚喜愛的地方,看著也覺賞心悦目!

常用於批改和練字的筆已放筆袋,置於書包內。閒置之筆則不覺放滿了兩層架,底層放吸墨器、墨膽及針筒。除了一枝長刀研外,其餘基本也是入門之筆,其中有數枝購買後未上墨的。小子想,若想再購新筆,或應先送贈或放售走一些舊筆吧?

練字用筆,由福林、冰刀至槐蔭書房的自研尖,到現時的delike黃銅筆EF尖及小美工尖,每換新的,覺得更順手,舊的便放下沒用了,現在都在架內。或許隔一段時間,待書法有進步後,提舊筆再寫,又會有新的手感和體會吧?






2017年12月9日星期六

練字足跡(廿七至廿八)

  小子自三月中上硬筆書法班後,開始系統地習歐楷,箇中緣起及課堂所習之內容皆載於前文:習字之旅(起始篇)。數月以來,因便於上載和分享,小子間或於臉書專頁分享練字之作及一些聯想、感受。但臉書之發佈並不方便檢索及翻閱,故特地整合成此文,聊作日後回看之憑藉。

***************************
(廿七)
十一月廿五日
離別,是文學作品中永恆的主題。物理上的分隔,人們總會覺得關係也將受震盪,牽動起無數沉澱的思緒及無根據的想像。

最有名的離別,悲壯至極的,或許應是荊軻答應燕太子丹刺秦王後,易水之一別。自知此去必死,依然義無反顧,荊軻當然膽氣無雙。或許,更讓他欣慰、走得無憾的,是知己高漸離的送行,前者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後者擊筑伴奏,及後更隨歌者情感變調再奏,這份默契,別後哪能復尋有?也難怪同場送別的眾人,無不「瞋目裂眥,髮植穿冠」。

也未必每一回離別盡是傷痛和悲慟。溫庭筠這首五律,寫送別好友,掛念是必然的,但對方拜別之時,並不傷感,反而帶著一股「浩然」之氣,心懷遠志。故此,詩人自是寄願好友此行能遂其志。

如果命運能選擇,小子想,沒有人會想面對錐心悲壯的離別,還是如溫氏般帶著盼望的思念望向離人背影最好。嗯,若生命中不用離別,更好。可惜,不由你。

**********************
(廿八)
十一月廿六日
身為中文系學生,說來羞愧,若非依次臨摹《唐詩三百首》,小子還真未聽聞馬戴這位晚唐詩人之名。

說來有趣的是,詩人被收錄的此詩,正是抒發其懷才不遇之況。流落他鄉,寒夜難眠,孤燈映照,詩人以「雁行」「落葉」、「寒燈」、「空園」、「露滴」等景物,渲染出淒涼的氣氛,順勢引出尾聯的自問自傷:我在這郊野寄住了這樣久,我這身軀何時才受人賞識見用?

為何小子說有趣?因正是馬戴愁無伯樂而書成此詩,才能讓一千一百餘年的小子得聞其詩。比起其官運暢通而無佳作見世,名不見經傳,何者才是其心底所欲?世事妙趣處在,抉擇恆常存於生活中,每一回決定,豈能盡如人意。

延伸閱讀(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