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星期三

練字足跡(四十五至四十七)

  小子自三月中上硬筆書法班後,開始系統地習歐楷,箇中緣起及課堂所習之內容皆載於前文:習字之旅(起始篇)。數月以來,因便於上載和分享,小子間或於臉書專頁分享練字之作及一些聯想、感受。但臉書之發佈並不方便檢索及翻閱,故特地整合成此文,聊作日後回看之憑藉。

***************

(四十五)
二月五日
  今天小子要介紹白居易這首七言律詩,並非想談詩人因戰亂而和至親分離的哀傷,而是因此作之名《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是全本《唐詩三百首》中最長的,共50字,兼有序言之實,篇幅幾近一首七律!
  若好奇再數下去,書中詩名第二長的則來自詩聖杜甫,題為《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共39字。
  不知兩位詩人向友人唸詩時,能順利背出詩名嗎?



***************

(四十六)
二月九日
  唐詩人元稹作《遣悲懷三首》,被譽為悼亡詩之絕唱,編《唐詩三百首》的蘅塘退士評古今之悼亡詩,「終無能出此三首範圍者」。
  元稹於仕途未顯之時,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幼女,雙十芳齡的韋氏為原配,二人過著貧困卻美滿的生活。好景不常,韋氏於二十七歲時病逝了。在往後的人生,元稹寫下了不少悼念亡妻之詩,《遣悲懷三首》是其中最聞名的。
  《遣悲懷其一》最動人之處是詩人用了頷聯、頸聯四句詩:「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刻畫了韋氏生前和他共患難的光景,卻又透出二人何等情深,韋氏何等賢淑。
觀察到丈夫無衣服替換,立即翻箱倒櫃尋找;
無理丈夫纏著要買酒,立馬拔下金釵好典當;
餐桌上長期只有野蔬,沒有怨言,口稱美味;
家中連柴枝也缺欠,變通拾落葉,也能起炊。
  貼心、溫柔、甘共苦、不拜金、具智慧。對這樣的伴侶,你還能苛求甚麼?全因有了你,生活縱是苦,也是甜。願互犧牲,只因愛情。
  元稹有賢妻同行,是幸運的。不幸卻是韋氏未能親眼見證丈夫成功已香消玉殞。對詩人來說,物質彌補不了遺憾,更填補不了愛妻離世後心中的窟窿,才有「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之嘆。
  下回續談最觸動小子的《遣悲懷其二》。



***************

(四十七)
二月十三日
  續談元稹《遣悲懷》,這回是《其二》。
  首句「昔日戲言身後意」,詩人說曾在韋氏生前,和她開玩笑談死後之事。這一幕不其然令小子想起經典老漫畫《Touch》中的一個場景:女主角淺蒼南的父親在太太離世後,常百無聊賴,四處閒走。一回和男主角上衫達也的談話,說到太太生前曾話過要比他早死,因為她自己會受不了這打擊。昔時他並不太明白這番話的含義,,所謂「事非經過不知難」,到他真正經歷喪妻之痛後,他才明白。
  小子十餘年前看時,不太能了解其感受。到現在婚後,開始明悟,若自己先離開,很難想像柔弱的太太如何熬過這傷痛,若必須二擇其一,你不難下這樣的決定。
  經歷越多,感情越深,分離越痛。衣物、針綫、奴僕,詩人睹物思人,自是難免。最後一句「貧賤夫妻百事哀」,不是解物質匱乏的夫婦生活中凡事皆哀愁,而是指曾夫婦曾同歷貧困日子,現在一方過世,凡事都能勾起另一半的哀痛。這是詩人真切的自白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